點眼小黃連膏

點眼小黃連膏

DIAN YAN XIAO HUANG LIAN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8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胃經 17%
大腸經 17%
心經 14%
脾經 14%
膽經 8%
肺經 5%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脾經
膽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點眼小黃連膏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之效。眼部疾患常因熱毒入侵、濕邪蘊結而致,而黃連的清熱解毒之性,可有效清除眼部熱毒,消炎止痛,緩解眼部紅腫、疼痛等症狀。此外,黃連亦具收斂止血之效,有助於止住眼部出血,促進眼部組織癒合。因此,黃連作為點眼小黃連膏的組成藥物,可有效治療眼部熱毒、濕邪所致的疾患。

點眼小黃連膏中加入蘆薈,主要基於其兩項功效:

  1. 清熱解毒: 蘆薈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抑制眼部炎症,例如紅腫、疼痛、分泌物增多等。
  2. 消炎止痛: 蘆薈中的多醣體和蘆薈素,能促進傷口癒合,消炎止痛,減輕眼部不適。

因此,在點眼小黃連膏中加入蘆薈,能增強藥效,更好地達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效果,緩解眼部炎症。

點眼小黃連膏中加入冰片,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它可以有效抑制眼部炎症的發展,緩解紅腫、疼痛等症狀。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目赤腫痛、眼瞼紅腫等眼部疾病,冰片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2. 促進藥物吸收: 冰片具有穿透性強的特點,可以促進其他藥物成分更有效地滲透到眼部組織,發揮其藥效。這對於小黃連等其他藥物來說,可以起到輔助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分析[點眼小黃連膏]之傳統功效與組成邏輯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解析

此方主治「風毒赤爛」,即因風邪熱毒侵襲眼部,引發眼瞼邊緣潮紅潰爛(類似今之瞼緣炎),症狀特點為:

  1. 病程不定:無論新久(「不以年月久近」),反覆發作(「發歇頻并」)。
  2. 淚出視矇:風熱蒸灼津液,故淚液分泌失控(「視物淚出不止」)。
    此類眼疾多由風熱夾濕、鬱久化毒所致,傳統認為需清熱解毒、收濕止癢,兼能疏風退赤。

二、組成藥物之邏輯與協同作用

1. 黃連(去須,搗末)

  • 性味歸經:苦寒,入心、肝、胃經。
  • 核心作用
    • 清熱燥濕解毒,尤其善瀉心肝火毒(目赤腫痛多與肝火相關)。
    • 古籍如《珍珠囊》載其「治赤眼暴發」,現代研究亦證實其抗菌、抗炎效果,對結膜炎等有效。

2. 蘆薈(研)

  • 性味歸經:苦寒,入肝、大腸經。
  • 核心作用
    • 瀉肝火、涼血斂瘡(如《本草匯言》言其「涼肝明目」)。
    • 外用可收濕生肌,對皮膚黏膜潰爛(如眼瞼赤爛)具修復之效。

3. 龍腦(冰片,別研)

  • 性味歸經:辛涼,入心、脾、肺經。
  • 核心作用
    • 開竅散鬱火,擅透皮通竅(如《醫林纂要》云其「散火、止淚」)。
    • 局部使用能清涼止癢,緩解眼部灼熱感,並助藥力滲透。

三、方劑配伍與治療原理

  1. 清熱解毒為主
    • 黃連為君,直折火毒;蘆薈為臣,輔助瀉火兼涼血。二者水煎煮取汁,濃縮後增強清熱效力。
  2. 收濕斂瘡為輔
    • 蘆薈之黏稠性與龍腦的揮發特性,可形成局部保護膜,促進潰爛處癒合。
  3. 引藥上行為使
    • 龍腦辛香走竄,能載藥上達目竅,穿透黏膜以發揮藥效,兼緩解疼痛瘙癢。

全方思路:以苦寒清解為本,佐以辛涼透散,標本兼顧,共奏「解毒止淚、退赤生肌」之效。

傳統服藥法


黃連(去須,搗末)1兩,蘆薈(研)1兩,龍腦(別研)半錢。
先將黃連、蘆薈末以新綿裹,用水二盞,於銀器中以重火煮取汁,三分減二,即綿濾去藥,入龍腦,以瓷瓶子內收。
每日點眼2-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點眼小黃連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 組成:黃連(去須,搗末)1兩,蘆薈(研)1兩,龍腦(别研)半錢。 主治:風毒赤爛,不以年月久近,發歇頻並,視物淚出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