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紫神湯

羌活紫神湯

QIANG HUO ZI SHE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三十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3%
膀胱經 33%
肺經 33%
腎經
膀胱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羌活紫神湯中包含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散寒,止痛止癢: 羌活性溫,味辛,具有疏風散寒、祛風濕、止痛止癢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鼻塞、肢體疼痛、皮膚瘙癢等症狀,羌活能有效驅散寒邪,達到止痛止癢的效果。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羌活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配伍,能協調藥性,增強療效。例如,羌活與紫蘇、荊芥等藥材搭配,可增強散寒解表功效;與獨活、防風等藥材搭配,可增強祛風濕止痛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羌活紫神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中風口噤,身體強直」,屬中風後風邪閉阻經絡之證。口噤不開為風邪侵襲陽明經筋,導致牙關緊急;身體強直則是風寒濕邪痹阻肌表與筋脈,氣血不通所致。古代醫家取羌活之辛溫發散力,結合酒與黑豆之活血通絡作用,以祛風解痉、舒筋活絡為核心。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羌活(君藥)

    • 性味辛溫,歸膀胱、腎經,善祛風濕、散表寒,為「太陽經風藥」。其辛散之力能開泄腠理,溫通經脈,解除風寒濕邪對筋脈的拘攣,針對「身體強直」;其上行之性亦可緩解牙關緊閉。
  2. 酒浸與黑豆(佐使藥)

    • 酒浸:以酒行藥勢,增強羌活溫通經脈之效。酒能活血散瘀,助風邪外透,同時降低羌活燥烈之性,使其藥力持續緩釋。
    • 黑豆炒煙沃酒:黑豆本入腎,炒後焦香可醒脾開鬱,其色黑入血分,借酒之辛熱「沃之」,形成溫通活血之劑。此法類似「炮製增效」,黑豆吸附酒中藥性,服後逐步釋放,兼顧祛風與養血。

組方邏輯推理
全方以「風藥結合血分調理」為思路。羌活直祛經絡風邪,酒與黑豆形成「動靜結合」:酒主動,行氣血以驅邪;黑豆主靜,養血息風防耗傷。中風口噤屬急症,此方透過酒劑速效與持續作用,既解表閉又調內滯,符合「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

傳統服藥法


羌活1兩(去蘆)。上銼。
以酒3升浸1宿,取黑豆1升淘淨,炒出煙,乘熱就鍋內以浸藥酒沃之,放溫去滓,每服半盞,1日2-3次,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腦中風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牙齒緊閉口張不開半身或下肢麻木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羌活紫神湯, 出處:《雞峰》卷三十。 組成:羌活1兩(去蘆)。 主治:中風口噤,身體強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