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腦振痿湯

補腦振痿湯

BU NAO ZHEN WE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4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脾經 20%
腎經 16%
心經 16%
大腸經 6%
肺經 6%
三焦經 3%
胃經 3%
膀胱經 2%
肝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大腸經
肺經
三焦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補腦振痿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氣健脾: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升陽、健脾益胃之效。振痿之症,多因腎氣虧虛,脾氣不健,導致氣血生化不足。黃耆可補益脾氣,促進氣血生成,為腎氣提供充足的營養。
  2. 扶正固本: 黃耆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抵抗外邪侵襲。振痿之症,多因體質虛弱,抵抗力下降。黃耆可扶正固本,提升機體免疫力,預防外邪入侵,加強治療效果。

補腦振痿湯中加入當歸,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補血滋陰: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血調經、潤腸通便之效。腦為髓之海,髓由血化,補血可改善腦部營養供應,有助於改善頭暈乏力、健忘失眠等腦力衰退症狀。
  2. 活血通絡: 當歸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腦部供血,有助於治療痿症引起的肢體麻木、無力等症狀。此外,當歸還可以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增強整體身體機能,提升治療效果。

補腦振痿湯中加入龍眼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心脾,安神養血:龍眼肉性溫味甘,入心脾經,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之效。心主神明,脾主運化,心脾氣血充足,則神志清醒,精神健旺。對於因心脾虛弱、氣血不足而導致的頭昏乏力、失眠健忘、心悸不安等症狀,龍眼肉能起到滋補調養的作用。
  2. 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補腦振痿湯中多以溫補腎陽、益氣養血的藥材為主,龍眼肉的加入,可起到中和藥性、緩解燥熱之功效,使藥效更加溫和,達到協調陰陽、平衡氣血的效果。

補腦振痿湯中使用山茱萸,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補腎固精: 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的功效。對於腎虛所致的腦力衰退、記憶減退、腰膝酸軟、陽痿早洩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2. 益氣養血: 山茱萸能補益肝腎之陰,進而起到益氣養血的作用。對於因氣血不足導致的頭昏眼花、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

因此,補腦振痿湯中加入山茱萸,可有效改善腎虛、氣血不足等症狀,達到補腦振痿的功效。

補腦振痿湯中加入胡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腦:胡桃仁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填精、益腦強志之效。其富含磷、鋅等微量元素,有助於改善腦部功能,增強記憶力,延緩衰老。對於因腎虛所致的腦力衰退、健忘失眠、腰膝酸軟等症狀,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 溫陽補氣:胡桃仁也具有溫陽補氣之效,對於因陽氣不足所致的痿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其溫暖脾腎,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肢體乏力、行動不便等症狀。

因此,胡桃仁在補腦振痿湯中發揮著補腎益腦、溫陽補氣的作用,有助於提升整體療效。

補腦振痿湯的組成中包含蟅蟲,其主要原因在於蟅蟲具有補腦益智、強壯筋骨的作用。蟅蟲的性味甘鹹,微寒,具有平肝熄風、祛痰止咳的效果,能夠進一步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改善神經功能。

在中醫理論中,腦為“元神之府”,其功能的健全直接影響到智力和思維能力。蟅蟲的用藥特性能夠滋補脾腎,促進腦部氣血的生成,從而提高專注力和記憶力。此外,蟅蟲還能夠安神,減輕因精神壓力所致的頭腦疲勞,對於因神經衰弱或思維過度所引起的症狀有良好的輔助療效。

總之,蟅蟲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方劑的補腦效果,還能改善整體的心理狀態,對於年長者或學習壓力較大的年輕人特別有益。

「補腦振痿湯」中加入「地龍」,主要是利用其活血通絡、祛風止痙的功效。

「地龍」即蚯蚓,性寒味鹹,入肝、脾經。其具有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能有效治療因氣血瘀阻導致的腦部供血不足、肢體麻木、痿軟無力等症狀。

此外,「地龍」還有祛風止痙的功效,可以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導致的頭暈目眩、肢體顫抖等症狀。

因此,「補腦振痿湯」中加入「地龍」,旨在改善腦部供血,疏通經絡,同時緩解痙攣,達到補腦振痿的療效。

「補腦振痿湯」方劑中加入乳香,主要是為了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消腫生肌的功效。

對於腦部功能衰退、四肢乏力、腰膝痠軟等症狀,乳香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腦部供血,緩解因氣血瘀滯導致的腦力下降;同時,也能疏通經絡,改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從而起到補腦振痿的作用。

補腦振痿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專門用於治療與腦部和神經系統相關的疾病。在其組成中,沒藥被選用,其原因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首先,沒藥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腦部的供血情況,從而有效增強腦部功能。其次,沒藥還有止痛和抗炎的特性,能緩解由於腦部血液不暢所引起的症狀,如頭痛、眩暈等。此外,沒藥在中醫理論中常被認為有安神的作用,對於焦慮、失眠等情緒問題也有調理效果,進一步促進腦部的健康。

最後,從整體方劑的協同作用來看,沒藥的加入能與其他成分互相配合,增強整體療效,達到補腦振的目的。因此,沒藥在補腦振痿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補腦振痿湯」方劑中加入鹿角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益精填髓: 鹿角膠性溫,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強筋健骨之效。對於腎虛精虧導致的頭暈目眩、腰膝痠軟、陽痿早洩等症狀,鹿角膠能起到滋補腎精、填補精髓的作用,從而改善相關症狀。
  2. 改善腦部機能,提高記憶力: 鹿角膠富含膠原蛋白和氨基酸,具有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的作用。對於腦力衰退、記憶力下降、神經衰弱等症狀,鹿角膠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補腦振痿湯」中加入馬錢子,主要基於其 強壯筋骨、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的功效。馬錢子味苦性寒,入肝經,能 興奮神經系統,對於因 肝腎不足、精氣虧虛 所導致的腦力衰退、肢體麻木、痿軟無力等症狀具有改善作用。但馬錢子 毒性較大,必須謹慎使用,不可自行服用,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補腦振痿湯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醫學衷中參西錄》,主治「肢體痿廢偏枯,脈象極微細無力,服藥久不癒者」。其病機核心為氣血虛極、經絡瘀阻,屬「痿證」範疇。古人所稱「痿廢」,即今之肢體癱瘓、肌肉萎縮無力;「偏枯」則類似中風後遺之半身不遂。脈微細無力,提示氣血虧虛已甚,久之則經絡滯澀,氣血不得濡養肢體。此方針對虛中夾瘀之證,標本兼顧,補益與通絡並行。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可劃分為三大類藥物,體現「補氣血—通經絡—強筋骨」之層次:

  1. 補益氣血,填精養髓

    • 生箭耆(黃芪)(2兩)為君,大補脾胃之氣,氣旺則血行,兼能升舉陽氣。
    • 當歸(8錢)、龍眼肉(8錢)養血和營,與黃芪共成「氣血雙補」之功。
    • 鹿角膠(6錢)補腎陽、益精血,強筋壯骨;胡桃肉(5錢)溫腎潤燥,助鹿角膠填補下元。
    • 杭萸肉(山茱萸)(5錢)補肝腎、固精氣,防氣血耗散。此類藥物針對氣血精髓之虛,奠定恢復機能之基礎。
  2. 活血通絡,破瘀開閉

    • 蟅蟲(土鱉蟲)(3枚)、地龍(3錢)為蟲類藥,善搜剔經絡瘀阻,破血逐瘀。
    • 生乳香、生沒藥(各3錢)活血止痛,宣通臟腑氣血滯澀。此類藥物專攻瘀血阻絡,解決「久病入絡」之病理產物。
  3. 振奮神經,強筋起痿

    • 制馬錢子末(3分)為關鍵藥物,毒性峻烈但能興奮脊髓神經,古人謂其「開通經絡,透達關節」,直達痿廢之處。其用量極小,分次沖服,以策安全。

治療原理綜述
此方以「補虛為主,通絡為輔」,遵循「治痿獨取陽明」之旨,重用黃芪健脾胃以資氣血生化之源;配伍當歸、龍眼肉養血,鹿角膠、胡桃肉補腎,從先天後天兩端滋養肢體。更以蟲藥、乳沒破除久病之瘀,馬錢子激活痿廢之神經功能。全方標本兼治,補而不滯,通而不傷,適用于氣血極虛兼瘀血內阻之頑固痿證。

特色:馬錢子與大量補益藥同用,既制其毒性,又藉補藥之力推動藥效達於病所,體現張錫純「峻藥緩攻」之思路。

傳統服藥法


生箭耆2兩,當歸8錢,龍眼肉8錢,杭萸肉5錢,胡桃肉5錢,蟅蟲3枚,(大者),地龍(去淨土)3錢,生乳香3錢,生沒藥3錢,鹿角膠6錢,制馬錢子末3分。
上將前9味煎湯2鐘半,去滓,將鹿角膠入湯內融化,分2次送服馬錢子末1分5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半身不遂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四肢痿軟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補腦振痿湯, 出處:《衷中參西》中冊。 組成:生箭耆2兩,當歸8錢,龍眼肉8錢,杭萸肉5錢,胡桃肉5錢,(庶蟲)蟲3枚(大者),地龍(去淨土)3錢,生乳香3錢,生沒藥3錢,鹿角膠6錢,制馬錢子末3分。 主治:肢體痿廢偏枯,脈象極微細無力,服藥久不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