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皮礬散中包含地骨皮,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地骨皮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對於皮疹、瘡瘍等熱毒所致的皮膚病症,地骨皮能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癢。
- 滋陰潤燥: 地骨皮兼具滋陰潤燥的功效,對於因燥熱引起的皮膚乾燥、粗糙、瘙癢等症狀,地骨皮能滋陰潤燥,緩解皮膚不適。
綜上所述,地骨皮在皮礬散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治療皮膚病症。
皮礬散中包含白礬,主要原因如下:
-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對於濕疹、皮炎等皮膚病引起的瘙癢症狀,白礬能有效抑制病邪,達到止癢目的。
- 收斂止血: 白礬亦有收斂止血之效。對於皮膚破損、出血等情況,白礬能收縮血管,促進血液凝固,起到止血作用。
因此,白礬作為皮礬散的組成成分,能發揮其燥濕止癢、收斂止血的功效,達到治療皮膚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皮礬散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洞天奧旨》記載之皮礬散,其組成簡潔,僅以地骨皮與白礬二味藥物為主,外治皴裂瘡。方中藥物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如下:
一、方藥功效分析:
地骨皮 (五錢): 性寒,味甘、微苦。具有清熱涼血、止咳平喘、退虛熱、降壓利尿之功效。在地骨皮的清熱涼血作用下,可有效緩解因熱邪侵犯所致的皮膚炎症反應,例如皴裂瘡所伴隨的紅腫熱痛等症狀。其清熱作用能抑制皮膚感染,而涼血則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
白礬 (三錢): 性寒,味酸、澀。具有解毒消腫、燥濕止痛、清熱防腐、化痰止咳等功效。白礬在皮礬散中發揮著重要的收斂、殺菌和消腫作用。其燥濕之性,能有效去除皴裂瘡患處的濕邪,並促進創面乾燥癒合。解毒消腫則能減輕炎症反應,而清熱防腐則可防止繼發感染,保障創面清潔。
二、治療原理分析:
皮礬散治療皴裂瘡的原理,在於寒涼解毒,燥濕收斂。方中地骨皮清熱涼血,直達病竈,降低炎症反應,減輕疼痛腫脹。白礬則發揮解毒消腫、燥濕止痛的功效,協同地骨皮,共同清除致病因素,促進創面癒合。 方中先以地骨皮、白礬煎湯洗患處,軟化皮膚,清潔創面,為後續藥物吸收及作用創造良好的條件。再以蠟、羊油熬製膏藥,其滋潤保護作用能防止創面乾燥,促進癒合,並能更好地包裹藥物,使藥力持久滲透,達到最佳療效。輕粉的加入,則更進一步增強了藥膏的殺菌消腫作用。
總而言之,皮礬散通過地骨皮的清熱涼血和白礬的解毒消腫、燥濕收斂的協同作用,有效地治療皴裂瘡,從而達到清熱解毒,促進創面癒合的目的。 方中藥物配伍精當,寒熱並用,相輔相成,共同實現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地骨皮5錢,白礬3錢。
煎湯洗之。至軟後,用蠟羊油1兩熬熟,入輕粉1錢,研為末,調勻搽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皮礬散,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二。 組成:地骨皮5錢,白礬3錢。 主治:皴裂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