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仁粉
XING REN FE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27)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心經 25%
脾經 25%
大腸經 25%
肺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杏仁粉作為中藥方劑的組成部分,主要包含杏仁,這是因為杏仁本身具有藥用價值。杏仁性味苦甘,入肺、大腸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止喘、通便的功效。
杏仁中含有豐富的苦杏仁苷,水解後產生氫氰酸,具有止咳平喘作用,適用於咳嗽痰多、氣喘等症。同時,杏仁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緩解便祕。因此,將杏仁製成杏仁粉,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加強其藥效,成為中藥方劑中常見的組成部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杏仁粉方劑的古籍記載主治為「脾胃不和,飲食無味,胸膈堵悶,咳嗽痰盛」,其功效可歸納為:
- 和胃健脾:針對脾胃氣機不調,運化失職所致的飲食不振、胸脘痞悶。
- 止嗽化痰:緩解肺氣不宣、痰濕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
此方屬食療調養之劑,藥性平和,以米麵為基底,佐杏仁與白糖,既能顧護中焦,又可潤肺化痰,符合中醫「培土生金」之理(健脾以益肺)。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藥物配伍分析
白米(800兩):
- 性味甘平,主入脾胃經,《本草綱目》載其「益氣止煩止泄,和胃氣,長肌肉」。
- 作為方中主體,提供健脾益氣之力,奠定「和胃」基礎,並以米麵蒸熟後軋粉,更易消化吸收。
甜杏仁(480兩,去皮):
- 性味甘平,歸肺、大腸經,功擅潤肺止咳、降氣化痰。《醫林纂要》言其「潤肺除痰,潤大腸燥結」。
- 去皮可減其微毒(苦杏仁需嚴格去皮尖,甜杏仁毒性更低),增強潤性,適合痰濕而偏燥者。
- 與白米配伍,肺脾同治,助肺氣宣降而化痰,兼能潤腸通便。
白糖(640兩):
- 甘潤補中,緩和藥性,增進口感,助脾胃吸收。
- 輔助杏仁潤肺生津,亦能矯味,使方劑更宜長期調服。
方劑作用原理
- 脾胃調和:白米健脾益氣,白糖甘緩補中,二者相合提振脾胃運化,改善「飲食無味、胸膈堵悶」。
- 肺氣宣降:甜杏仁質潤不燥,降肺氣而化痰,恰治「咳嗽痰盛」,且無苦杏仁峻烈之弊。
- 標本兼顧:白米治本(脾虛生濕),杏仁治標(痰咳),白糖協調藥性,共成緩和之劑。
加工程序深意
- 白米反覆軋面、蒸熟:使穀氣更易消化,強化健脾之效。
- 杏仁後下串入:保留其潤肺成分,避免久蒸失效。
- 紙袋封存:防潮保香,維持藥粉穩定性。
此方體現「藥食同源」思想,以食療調理輕證,適合慢性病或體質偏弱者,尤其長者、小兒脾胃虛弱兼痰嗽者。其組方簡潔,注重藥材炮製與配比,彰顯古人對「緩治漸調」的重視。
傳統服藥法
白米800兩,甜杏仁(去皮)480兩。
和胃健脾,止嗽化痰。
先將白米軋面,蒸熟,再軋面,將去皮杏仁串入,再加白糖六百四十兩,混合均勻,每包重一兩六錢,紙袋封用。
每袋分2次,熱開水沖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杏仁粉,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白米800兩,甜杏仁(去皮)480兩。 主治:和胃健脾,止嗽化痰。主治:脾胃不和,飲食無味,胸膈堵悶,咳嗽痰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