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竹瀝粥
Danzhuli porridge | 更多圖表
方劑「淡竹瀝粥」的組成中,竹瀝、石膏、黃芩皆屬性寒涼之藥。其中,竹瀝清熱化痰,石膏清熱瀉火,黃芩清熱燥濕,三者寒性皆強,能有效清除體內熱邪。粟米性平,在此方中主要作為粥底,提供基礎營養,不顯著影響寒熱屬性。蜂蜜則性平偏潤,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諸藥的作用,亦不大幅度改變方劑的寒涼走向。
綜合來看,「淡竹瀝粥」整體寒性明顯偏重。雖然蜂蜜具少許滋潤作用,但相對於竹瀝、石膏、黃芩三者強大的清熱寒涼之性,其作用微乎其微。因此,此方劑的寒熱狀態偏於寒涼,適用於熱邪較重之病症。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肺經 17%
大腸經 13%
心經 11%
肝經 11%
腎經 7%
脾經 7%
膽經 5%
此方劑主要針對胃經、肺經、大腸經、心經、肝經、腎經、脾經、膽經的異常。
胃經:此方劑在胃經的比例最高,為0.25。提示此方可能較適用於胃經的實熱證,如胃火熾盛、胃熱上衝等症狀,可能表現為口渴喜冷飲、胃脘灼熱、易飢餓等。
肺經:比例次之,為0.176。此方劑可能有助於改善肺經的熱證,如肺熱咳嗽、痰黃稠等症狀,可能伴有呼吸急促、胸悶等。
大腸經:比例為0.133,顯示此方可能作用於大腸經的熱性病變,如大腸濕熱,可能出現便秘、腹痛、下痢黏膩等。
心經:比例為0.117,表示此方劑或有助於緩解心經的熱證,如心火亢盛,可能出現心煩、失眠、口舌生瘡等。
肝經:比例為0.117,顯示此方劑可能適用於肝經的實熱證,如肝火上炎,可能出現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煩躁易怒等。
腎經:比例為0.074,顯示此方可能兼顧腎經的虛熱證,可能適用於腎陰虛而產生虛熱的症狀,例如腰膝酸軟、潮熱盜汗等。
脾經:比例為0.074,顯示此方可能兼顧脾經的虛證,可能適用於脾虛而影響運化,產生食慾不振、腹脹、倦怠等症狀。
膽經:比例為0.059,顯示此方可能兼顧膽經的實熱證,如膽火上炎,可能出現口苦、脅痛、煩躁等。
主治功效
淡竹瀝:
- 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能提升腎臟功能,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現象。
石膏:
- 主要用於清熱解暑、祛痰止咳,特別適合於因內熱引起的口渴、口腔潰瘍等症狀。
黃芩:
- 擁有良好的消炎作用,能清熱解毒、抗菌,對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有保護作用,有助於緩解感冒、咳嗽等症狀。
粟米(小米):
- 營養豐富,有助於健脾消食,並且含有豐富的纖維,對腸道健康有益。
蜜:
- 自古以來被用於潤喉、解毒,並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氧化特性,能增加粥品的滋味和營養。
傳統服藥法
淡竹瀝1合,石膏1兩(搗碎),黃芩1分(搗研),粟米2合,蜜半合。
上先以水2大盞半,煎石膏、黃芩至1盞半,去滓,下米煮粥,欲熟,入竹瀝及蜜,攪勻候熟,任意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過敏反應:
- 對上述某些食材(如蜜或黃芩)有過敏史的人應避免食用。
石膏用量:
濕寒體質:
- 若體質較為濕寒,食用此粥時可適量調整食材配方,增加一些溫補食材(如生薑)以抵消寒氣。
肝腎功能:
- 腎臟或肝臟有疾病的人,使用此食療方時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以免影響健康。
透過以上方法準備的淡竹瀝粥,不僅能享用到美味,更能幫助身體達到清熱解暑、利水消腫的效果。希望您能在享用的過程中獲益!
相關疾病
排尿困難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小便顏色偏黃吞咽障礙糖尿病肺炎睡眠障礙甲狀腺腫口瘡嘴破口角炎心臟病原發性高血壓急性咽喉炎上半身側邊痛夜間易醒 相同名稱方劑
淡竹瀝粥, 出處:《聖惠》卷九十六。 組成:淡竹瀝1合,石膏1兩(搗碎),黃芩1分(搗研),粟米2合,蜜半合。 主治:熱毒風,心膈煩悶,或小便赤澀。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