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黃耆飲

當歸黃耆飲

DANG GUI HUANG QI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熱 (1.2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7%
心經 17%
肺經 16%
肝經 11%
大腸經 10%
三焦經 5%
腎經 5%
胃經 4%
脾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當歸黃耆飲是一種具有補氣養血功效的中藥方劑,其中當歸的加入對方劑的效用至關重要。當歸,作為一種傳統的中藥,富含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其含有的當歸醇、當歸酸等,能夠促進血液循環,調節內分泌,增強免疫力。當歸在中醫中被視為「血之要藥」,不僅可用於補血,還能有效緩解因血虛所引發的各種症狀,如疲勞、面色蒼白等。

在當歸黃耆飲中,當歸與黃耆相輔相成。黃耆以其良好的補氣作用,能夠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提升整體的氣血生化能力;而當歸則負責養血、調經,雙方協同作用,有助於身體恢復健康。因此,當歸作為方劑的重要成分,充分體現了中醫強調的「君臣佐使」的理論,達成補氣養血的理想效果,適合用於氣血兩虛的患者。

當歸黃耆飲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補氣藥物的燥性: 黃耆為補氣要藥,但性偏燥,容易耗傷陰津。白芍性微寒,能滋陰養血,緩解黃耆的燥性,避免補氣過度而傷陰。
  2. 調和營衛: 當歸補血,黃耆補氣,白芍則能養血柔肝,三者合用,可調和營衛,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補而不燥,養血而不滯的效果。

白芍的加入,不僅能使方劑功效更加完善,更能提高藥物的安全性,使補氣養血效果更加顯著。

當歸黃耆飲中包含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益衛固表之效,能提升人體免疫力,抵抗外邪入侵。配合當歸補血活血,可改善氣血不足、體虛乏力等症狀,達到「氣血雙補」的效果。
  2. 相輔相成: 當歸偏於活血,黃耆則偏於補氣,兩者相輔相成,可使藥效更加顯著。黃耆能使當歸補血之效更深入,而當歸能使黃耆補氣之效更順暢,共同發揮補氣養血、扶正祛邪之功。

當歸黃耆飲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扶正固本,增強氣血: 人參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之效。與當歸、黃耆等藥材搭配,可增強補氣血之效,扶正固本,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2. 協同作用,相輔相成: 人參與當歸、黃耆三者具有協同增效作用。當歸補血活血,黃耆益氣固表,人參則補氣生津,三者合用,可使補氣養血之效加倍,提高藥效。

「當歸黃耆飲」中加入「升麻」,主要是利用其升陽舉陷的功效。

升麻味辛性微寒,入肺、脾經,具有疏散風熱、升陽舉陷之效。方中當歸、黃耆補氣養血,但若氣虛下陷,難以向上升提,則補益之效難以發揮。此時加入升麻,可助氣血上行,使補益之效更為顯著,從而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當歸黃耆飲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出自《濟陰綱目》,主治「産後陰脫」,即產後子宮或陰道壁鬆弛下墜之症。古代醫家認為此病多因產後氣血耗傷,中氣下陷所致,故以補氣升提、養血固脫為治則。另《雜病源流犀燭》版本加入甘草(去芍藥),增強補中益氣之效,適用於氣虛更甚者。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補氣固脫
    • 黃耆(補氣升陽)、人參(大補元氣)為君藥,專治氣虛下陷,提升臟腑機能。
    • 升麻(升舉陽氣)為佐,助氣機上升,與黃耆協同改善下脫之症。
  2. 養血調營
    • 當歸(補血活血)、白芍(斂陰養血)為臣藥,針對產後血虛,使氣血雙補,營衛調和。
    • 《雜病源流犀燭》去芍藥加甘草,側重補脾益氣(甘草甘緩和中),減其酸收之性,更專注於氣虛證。
  3. 外用協同
    • 原書配合五倍子(澀腸固脫)煎洗外敷,取其收斂之功,內外兼治以加強療效。

三、推理延伸功效
此方以「補氣升提」為核心,除產後陰脫外,亦可推廣用於:

  • 氣虛下陷證:如久瀉脫肛、胃下垂等,符合「下者舉之」治法。
  • 氣血兩虛兼中氣不足:若見乏力、臟器下垂,可加減應用(如《雜病源流》調整)。

四、組方特色

  1. 氣血同調:補氣藥(黃耆、人參)與養血藥(當歸、白芍)並用,契合產後「多虛多瘀」生理特點。
  2. 標本兼顧:內服升提固本,外用收澀治標,體現中醫整體與局部結合思路。

此方體現「虛者補之,陷者升之」原則,通過藥物配伍恢復氣血平衡,從而改善下脫之症。

傳統服藥法


當歸2錢,白芍2錢,黃耆2錢,人參2錢,升麻半錢。上切細,作一服。
水煎溫服,未收再服。
(《濟陰綱目》卷十四)。《濟陰綱目》治上症,並外用五倍子泡湯洗,又用末敷之。又《雜病源流犀燭》有甘草,無芍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產後陰道出血不止,或有頭暈眼花、四肢無力、氣短乏力、口乾舌燥等症狀,但陰虛火旺者不宜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當歸黃耆飲, 出處:《醫學正傳》卷七引《産寶》。 組成:當歸2錢,白芍2錢,黃耆2錢,人參2錢,升麻半錢。 主治:産後陰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