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鹽散

槐鹽散

HUAI YAN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5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8%
肝經 18%
肺經 18%
小腸經 9%
大腸經 9%
胃經 9%
心經 9%
膀胱經 9%
腎經
肝經
肺經
小腸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槐鹽散中加入鹽,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藥效: 鹽性鹹寒,具有清熱瀉火、消腫止痛、軟堅散結之效。與槐花、地榆等藥材配伍,能加強清熱止血、涼血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熱毒血瘀引起的出血症狀,如痔瘡出血、腸炎出血等。
  2. 引藥入藥: 鹽能引導其他藥材的藥力深入病竈,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例如,鹽能引導槐花清熱涼血的藥效直達腸道,更有效地止血消腫。

槐鹽散中加入大青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大青鹽性寒,味苦鹹,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配合槐花、芒硝等藥物,可加強清熱瀉火之力,有效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2. 引藥入肝:大青鹽味鹹,鹹能入肝。槐鹽散中加入大青鹽,可引導其他藥物更有效地直達肝經,更好地治療肝熱上炎、目赤腫痛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槐鹽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食甘過多牙疼」,意指因過食甜食(甘味)導致的牙齒疼痛。中醫理論中,甘味屬土,過食易生濕熱,濕熱上蒸口腔,腐蝕牙體或引發齲齒,甚則牙齦腫痛。槐鹽散以「擦牙」外用法直接作用患處,兼具清熱、固齒、殺蟲(抑制腐蝕)之效,而「五倍子湯漱口」輔助收斂止血、清熱解毒,加強療效。

組成與方義邏輯推理

  1. 食鹽與青鹽

    • 食鹽(味鹹性寒)能「清火涼血、解毒殺蟲」,外擦可清潔口腔、抑制濕熱腐蝕。
    • 青鹽(戎鹽)性味類似但質地更堅,古稱「堅骨固齒」,其礦物質成分(如鈣、鐵)或能補充牙體,協同食鹽增強清熱固齒之效。
  2. 槐枝煎汁

    • 槐枝性苦微寒,擅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其汁液煎煮後濃縮,可引藥入齒齦,並抑制濕熱上攻。現代研究亦指槐枝含黃酮類成分,具抗炎作用。
  3. 五倍子湯漱口

    • 五倍子酸澀性寒,能「收斂止血、殺蟲解毒」,其鞣酸成分可凝固蛋白質,減少牙齦滲血、抑制細菌,輔助槐鹽散緩解牙齦腫痛。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清熱燥濕+殺蟲固齒」為核心:

  • 物理作用:鹽粒研磨擦牙,可機械性清除齒垢;鹽分高滲透壓能抑制細菌繁殖。
  • 化學協同:槐枝與鹽共煎,苦鹹相合,增強清熱之力;五倍子鞣酸與鹽協同,形成口腔微環境收斂,減少腐蝕。

全方體現古代「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思維,從局部調控濕熱,間接調和脾胃(因甘味傷脾),符合「甘傷齒」的傳統病機解釋。

傳統服藥法


食鹽半斤,青鹽4兩。
先以槐枝1把,銼寸段,以水5碗,煎至1碗,取起,後入二鹽在鍋內,以前汁陸續入鍋煎乾,研細末。
每日擦牙,甚者,更以五倍子湯漱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槐鹽散,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三。 組成:食鹽半斤,青鹽4兩。 主治:食甘過多牙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