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風導赤湯

XIAO FENG DAO CH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6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3%
肺經 17%
脾經 14%
肝經 10%
胃經 9%
膀胱經 9%
大腸經 5%
小腸經 4%
腎經 4%
膽經 1%
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消風導赤湯介紹

消風導赤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嬰兒胎斂瘡,又稱奶癬,會引起皮膚搔癢並脫皮,外觀看起來類似癬或疥瘡。

中藥方劑組成

  1. 白癬皮: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和止癢的功效。可以治療濕熱瘡毒、瘡癤、疥癬等皮膚疾病。

  2. 薄荷: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3.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4. 金銀花: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等功效。可以治療各種癰腫疔瘡、喉痹、丹毒、風熱感冒、溫病發熱等疾病。

  5. 木通: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可治療溫熱病、熱淋澀痛、月經不調、閉經、痛經、乳汁不通、膿瘡、膿腫、瘡癤、乳癰、腎臟病水腫、急性腎炎小便不利、濕熱癃閉、淋病、婦女經閉及乳閉等症。

  6.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

  7. 牛蒡:具有散風熱的功效。牛蒡可以宣肺通鼻,緩解鼻塞、咽痛、咳嗽等症狀;清熱解毒,抑制細菌生長,幫助抑制感染;止咳平喘,平喘止咳。

總結

中藥方劑「消風導赤湯」,主要成分是:生地黃、赤茯苓、牛蒡、白癬皮、金銀花、薄荷、木通、黃連,主治功效是:嬰兒胎斂瘡,又稱奶癬,會引起皮膚搔癢並脫皮,外觀看起來類似癬或疥瘡。

傳統服藥法


生地9克,赤芍9克,牛蒡子9克,白鮮皮9克,銀花9克,薄荷6克,木通7克,黃連6克,甘草6克。
水煎,內服。

方劑組成解釋


  • 生地黃:清熱涼血,滋陰養血。
  • 赤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和胃。
  • 牛蒡: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 白癬皮:清熱解毒,涼血止癢。
  • 金銀花: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 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 木通:通利水道,清熱解毒。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消風導赤湯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服用本方劑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疥癬濕疹麻疹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消風導赤湯, 出處:《外科真诠》卷下。 組成:生地1錢,赤苓1錢,鮮皮1錢,牛子1錢,防風5分,銀花1錢,木通5分,竹葉5分,甘草3分。 主治:奶癬。

消風導赤湯, 出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組成:生地9g,赤芍9g,牛蒡子9g,白鮮皮9g,銀花9g,薄荷6g,木通7g,黃連6g,甘草6g。 主治:急性濕疹。

消風導赤湯, 出處:《金鑑》卷七十六。 組成:生地1錢,赤茯苓1錢,牛蒡(炒,研)8分,白鮮皮8分,金銀花8分,南薄荷葉8分,木通8分,黃連(酒炒)3分,草(生)3分。 主治:嬰兒胎(疒斂)瘡,又名奶癬。癢起白屑,形如癬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