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首湯

護首湯

HU SHO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二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2.6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6%
胃經 13%
心經 12%
膽經 9%
肺經 9%
心包經 5%
大腸經 4%
小腸經 4%
膀胱經 3%
肝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膽經
肺經
心包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護首湯方劑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通絡,行氣止痛: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的頭部疼痛、頭暈目眩、失眠等症狀,川芎能有效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達到緩解疼痛、改善頭部不適的效果。
  2. 升清降濁,醒腦開竅:川芎上行頭部,能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改善腦部供氧,達到醒腦開竅的作用。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頭腦昏沉、神志不清等症狀,川芎能有效改善腦部功能,提高精神狀態。

護首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養血潤燥,滋養髮根: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養血生髮的功效。其富含鐵、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為頭髮提供充足的營養,改善髮質,預防脫髮。
  2. 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頭皮健康:當歸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頭皮的血液供應,為頭髮生長提供充足的氧氣和養分,有助於改善頭皮健康,減少頭皮屑,促進頭髮生長。

護首湯中加入白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疏風散寒,通鼻竅: 白芷性溫,味辛,歸肺、胃經。其功效為疏散風寒,通鼻竅,止痛。對於因風寒襲腦引起的頭風、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白芷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二、美容養顏,改善髮質: 白芷具有美容養顏之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肌膚狀態,並能有效改善髮質,減少脫髮,使頭髮烏黑亮麗。因此,白芷也常被用於治療頭部皮膚病和脫髮等問題。

總體來說,白芷在護首湯中發揮著疏風散寒、通鼻竅和美容養顏的功效,是治療頭部疾病和改善髮質的常用藥材。

護首湯中加入鬱李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通絡,改善頭部血液循環: 鬱李仁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通絡止痛的功效。頭髮生長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鬱李仁能改善頭部血液循環,為頭髮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從而起到烏髮、護髮的作用。
  2. 潤腸通便,改善頭皮環境: 鬱李仁還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能改善腸道功能,排除體內毒素,從而改善頭皮環境,為頭髮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

因此,鬱李仁在護首湯中起到疏肝通絡、改善頭部血液循環,以及潤腸通便、改善頭皮環境的作用,進而達到護髮養髮的目的。

護首湯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 天花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對於因濕熱內蘊、毒火上炎引起的頭部疾病,如頭風、頭暈目眩、耳鳴等,天花粉可有效清熱解毒,消散頭部熱邪,達到護首之效。
  2. 滋陰潤燥: 天花粉亦能滋陰潤燥,對於因陰虛火旺導致的頭部不適,如頭髮枯黃、脫髮、頭皮乾燥等,天花粉可滋陰養血,滋潤頭皮,改善頭髮狀況,起到護髮作用。

因此,護首湯中加入天花粉,可有效清熱解毒、滋陰潤燥,達到護理頭部健康的目的。

護首湯中加入蔓荊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風清熱,明目止痛: 蔓荊子性味辛涼,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止痛的效果。對於因風熱上擾導致的頭痛、頭昏、眼花、耳鳴等症狀,蔓荊子能有效清熱解毒,改善頭部不適。
  2. 通經絡,利濕止癢: 蔓荊子還能通經絡、利濕止癢,對於濕熱引起的頭部瘙癢、頭皮屑等問題,也有一定的療效。因此,蔓荊子在護首湯中,能起到清熱解毒、疏風止痛、通經絡、利濕止癢等多重功效,對於改善頭部健康具有一定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護首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邪入腦髓」所致之劇烈頭痛,屬中醫「真頭痛」範疇。其症狀特徵為:

  1. 頭痛連腦:疼痛深及腦髓,非表淺筋肉之痛,反映病位深重。
  2. 雙目赤紅:肝經風火上炎,氣血壅滯目絡。
  3. 如破如裂:痛勢急暴,屬「風火相煽」或「瘀熱內結」之象,病機與現代醫學「顱內壓增高」或「血管神經性頭痛」有類似處。

古人認為「腦為髓海」,風寒、鬱熱、痰瘀等邪氣內陷,可阻塞清竅,導致氣血逆亂,發為暴痛。此方針對「邪鬱化熱、氣血壅滯」之病機設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川芎(5錢)

    • 為「血中氣藥」,上行頭目,善治風寒濕邪阻絡之頭痛。重用至5錢,取其「開鬱通竅」之力,直達巔頂以逐邪。
  2. 當歸(1兩)

    • 養血活血,與川芎協同調和頭部氣血。頭痛劇烈易耗血傷陰,當歸補血以防風藥耗散過度,符合「治風先治血」原則。
  3. 白芷(3錢)

    • 辛溫芳香,專入陽明經(前額頭痛),散風燥濕,助川芎疏風通絡,兼化頭面濕濁。
  4. 鬱李仁(3錢)

    • 潤腸通便,瀉下焦鬱熱。中醫認為「腑氣不通則濁氣上攻」,通便可降顱內壓力,緩解「如破如裂」之急症。
  5. 天花粉(3錢)

    • 清熱生津,防風藥辛燥傷陰,並解「雙目赤紅」之熱毒,兼潤腦髓。
  6. 蔓荊子(1錢)

    • 輕清上行,散頭面風熱,專治目赤脹痛,與白芷分經論治(白芷主陽明,蔓荊子主少陽、太陽)。

全方配伍特點

  • 攻補兼施:川芎、白芷、蔓荊子祛風散邪,當歸、天花粉養陰護正。
  • 氣血並調:川芎行氣,當歸活血,契合「頭痛須調氣血」之理。
  • 通上導下:既用風藥升散開竅,又取鬱李仁通腑降濁,使邪有出路。

此方以「疏風通絡、瀉熱養血」為核心,適用於外邪內鬱化熱、氣血逆亂之急性頭痛,而非虛證或單純肝陽上亢之證。

傳統服藥法


川芎5錢,當歸1兩,白芷3錢,鬱李仁3錢,天花粉3錢,蔓荊子1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頭痛結膜炎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眼睛紅痛

相同名稱方劑


護首湯, 出處:《辨證錄》卷二。 組成:川芎5錢,當歸1兩,白芷3錢,鬱李仁3錢,天花粉3錢,蔓荊子1錢。 主治:邪入腦髓而不得出,一時暴發,頭痛連腦,雙目赤紅,如破如裂,所謂真正頭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