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丸

三倍丸

SAN BE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八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熱 (1.8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脾經 25%
大腸經 16%
肝經 8%
膽經 8%
胃經 8%
三焦經 8%
肺經
脾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三倍丸方劑中加入木香,主要原因如下:

  1. 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其行氣止痛之效,可改善腸胃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三倍丸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滯血瘀等病症,木香可助其行氣消積,緩解疼痛。
  2. 健脾和胃: 木香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增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三倍丸中常配伍健脾益氣藥物,木香可與之協同作用,提升藥效,更有效地改善脾胃功能。

三倍丸方劑中加入陳皮,主要原因有二:

1. 行氣解鬱: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理氣化痰、燥濕健脾之功,有助於疏肝理氣、行氣解鬱,緩解胸悶、胃脹等不適。

2. 和胃降逆: 陳皮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緩解胃氣上逆、嘔吐等症狀。對於脾胃虛弱、氣機不暢所致的嘔吐,陳皮能起到調和脾胃、降逆止嘔的作用。

三倍丸方劑中包含半夏曲,主要原因如下:

  1. 化痰止咳: 半夏性溫,善於燥濕化痰,且能降逆止嘔。曲米則能健脾和胃,助消化。二者合用,可有效化解痰濕,止咳平喘,適用於痰多咳嗽、胸悶氣短等症狀。
  2. 和胃降逆: 半夏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緩解胃氣上逆引起的噁心、嘔吐等症狀。曲米則能健脾和胃,促進消化。二者合用,可有效緩解胃部不適,增進食慾。

因此,三倍丸方劑中包含半夏曲,旨在通過化痰止咳、和胃降逆等作用,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三倍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痰飲不熱不冷,嘔吐不已」,屬中醫「痰飲病」範疇。「痰飲」為體內水液代謝失常所生病理產物,依其性質可分寒痰、熱痰;此處強調「不熱不冷」,意指痰飲停聚中焦(脾胃),未明顯化熱或寒化,但阻滯氣機,導致胃氣上逆而「嘔吐不已」。

從症狀看,此證關鍵在:

  1. 痰濕中阻:痰飲停滯脾胃,升降失司,故嘔吐反覆。
  2. 氣機壅滯:痰阻必伴氣滯,影響脾胃運化與腐熟功能。

三倍丸透過行氣化痰、和胃降逆,針對痰氣交阻之嘔吐,體現「治痰先治氣」的理論。


二、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1) 藥物配伍與劑量比例

  • 木香(1兩):辛溫芳香,行脾胃之滯氣,兼能醒脾。其性走竄,解痰濕阻遏之氣機。
  • 陳皮(2兩,倍於木香):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其性溫和,既可助木香行氣,又能化中焦痰濕。
  • 半夏曲(3兩,三倍於木香):以生薑製成,化痰降逆之力專,直接針對痰飲嘔吐,為君藥。
  • 生薑汁糊丸:生薑既可增強止嘔效果(「嘔家聖藥」),又能佐制半夏毒性。

(2) 配伍邏輯

  • 「三倍」涵義:方名「三倍丸」可能揭示「半夏曲三倍於木香」的劑量設計,凸顯化痰為本、行氣為輔的治療重心。
  • 標本兼治
    • 治標:半夏曲配生薑,豁痰降逆以止嘔(直接止吐)。
    • 治本:陳皮、木香調暢氣機,消除痰濕生成之因(氣行則痰消)。
  • 升降相因:木香升脾之清氣,半夏降胃之濁氣,陳皮調和中焦,共復脾胃升降之常。

(3) 治療原理

此方體現「化痰需行氣,氣順則痰消」的理論。痰飲停聚致嘔,單用化痰恐難速效,故以木香、陳皮疏理氣機,助半夏曲發揮化痰之力;而生薑汁既能協同止嘔,又能製藥之偏性。全方藥簡力專,針對痰氣互結、中焦壅滯之證。


三、延伸思考

若臨證見痰飲偏寒(嘔吐清水、畏寒),可加乾薑、茯苓溫化寒痰;若痰濕化熱(嘔吐酸苦),宜加黃連、竹茹清熱化痰。此方平調之性,恰合「不熱不冷」之機,體現中醫辨證用藥的精準性。

傳統服藥法


木香1兩,陳皮2兩,半夏曲3兩。
上為細末,生薑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40丸,食後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在感冒期間服用。
  • 本方不宜與溫補藥同用。

相關疾病


心內膜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二尖瓣狹窄嘔吐多痰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三倍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六九引《醫學切問》。 組成:巴豆1兩,蛤粉2兩,黃柏3兩。 主治:積聚。

三倍丸, 出處:《雞峰》卷十八。 組成:木香1兩,陳皮2兩,半夏曲3兩。 主治:痰飲不熱不冷,嘔吐不已。

三倍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 組成:丹砂(研)1兩,磁石(煅,研)2兩,陳曲(炒,研)3兩。。 主治:榮養髭鬢,固牙齒,補益血氣。

三倍丸, 出處:《聖惠》卷四十一。 組成:川椒(取紅)1斤,牛膝3斤(去苗),生地黃30斤(淨洗,搗絞取汁)。 主治:補益明目,壯氣延年,駐顔容,烏髭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