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飲子

桑枝飲子

SANG ZHI YIN Z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惠》卷十九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6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8%
膀胱經 22%
肺經 17%
脾經 11%
肝經 7%
心經 5%
胃經 5%
腎經
膀胱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桑枝飲子中包含桑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桑枝性味苦寒,入肺經,具有清熱解表、宣肺止咳之效。 桑枝對於風熱感冒、肺熱咳嗽、痰多喘急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2. 桑枝善於疏散風熱,並能利水消腫。 對於風熱引起的發熱、頭痛、鼻塞、咽痛等症狀,以及水腫、尿少等症狀,桑枝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桑枝飲子中加入桑枝,正是利用其清熱解表、宣肺止咳以及利水消腫的功效,用以治療相關病症。

桑枝飲子中加入黑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黑豆性涼,味甘,入脾、腎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效。桑枝飲子主治風熱感冒、麻疹、水腫等症,黑豆的加入可加強藥方的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作用,有助於緩解患者的病症。
  2. 滋補腎陰,益氣養血:黑豆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可滋補腎陰,益氣養血。桑枝飲子在清熱解毒的同時,也需考慮患者的體力恢復,黑豆的加入可補充營養,增強患者抵抗力,有助於更快恢復健康。

桑枝飲子中包含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通絡: 桑枝飲子以疏風散寒、通絡止痛為主要功效,而獨活性溫,善於祛風濕、通經絡,可與桑枝等藥物相輔相成,加強疏風通絡之效。
  2. 散寒止痛: 桑枝飲子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肢體疼痛等症,獨活具備散寒止痛的功效,可配合桑枝等藥物,有效緩解患者的寒痛症狀。

因此,獨活的加入可提升桑枝飲子的整體療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濕痹、肢體疼痛等病症。

桑枝飲子中加入生薑,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溫散寒邪:桑枝性寒,善於疏散風寒,但容易傷陽氣。生薑性溫,能溫中散寒,與桑枝配伍,可以溫和藥性,避免過寒傷陽,更有利於散寒解表。
  2. 和胃降逆:桑枝飲子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而風寒感冒常伴有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等症狀,容易導致胃氣上逆。生薑辛溫,能和胃降逆,可緩解因風寒侵襲所致的胃氣不舒、嘔吐等症狀。

桑枝飲子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解表: 桑枝飲子主治風寒表證,而羌活性溫,善於疏散風邪,尤其擅長治療風寒襲表所致的頭身疼痛、鼻塞流涕等症狀。與桑枝等藥物相配伍,可增強其疏風解表之效。
  2. 散寒止痛: 桑枝飲子中桑枝、桂枝等藥物具有散寒止痛之效,而羌活亦具散寒止痛功效,二者合用,可加強散寒止痛效果,更能有效緩解風寒表證所致的寒痛之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桑枝飲子】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中風不語」,即風邪侵襲經絡或臟腑,導致氣血閉阻、痰濁壅滯,引發言語不利或失語。中風在古代中醫範疇中,包含外風(外感風邪)與內風(肝風內動)兩類,而本方側重於祛外風、通絡化痰,適用於風邪夾痰、經絡不通之證。

二、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 桑枝(東引者)

    • 性味苦平,歸肝經,能祛風濕、通經絡,尤擅上行,引藥至肢體上部。東向生長者,傳統認為其「得春氣之先」,祛風活絡之力更強。
    • 針對中風後肢體拘攣、經絡不通,促進氣血運行。
  2. 黑豆(布袋盛)

    • 甘平,入脾腎經,能活血利水、祛風解毒,兼可滋養腎陰。
    • 布袋包裹煎煮,取其藥性緩釋,既助桑枝祛風,又防辛燥傷陰。
  3. 獨活、羌活

    • 二活均為辛溫祛風要藥:獨活善祛下半身風濕羌活偏治上半身風邪,合用則通徹全身經絡,散外風、除痺痛。
    • 風邪得散,氣血壅滯可解,語言功能自復。
  4. 生薑

    • 辛溫發散,能溫中止嘔、化痰開竅,助諸藥宣通氣機,化解痰濁阻塞。
  5. 竹瀝

    • 甘寒滑利,為化痰聖藥,專清經絡痰熱,開竅醒神。
    • 後下輕煎,保留其清透之性,針對中風痰阻竅閉之「不語」。

三、方劑配伍邏輯

  • 祛風通絡為主:桑枝配伍羌活、獨活,從外疏散風邪,疏通經絡閉阻。
  • 化痰開竅為輔:生薑、竹瀝內消痰濁,竹瀝性寒兼制諸藥辛溫之燥。
  • 標本兼顧:黑豆滋養防燥,全方散中有收,攻邪不傷正。

四、治療機轉推論
此方通過外散風邪、內化痰濕,解除經絡氣血壅滯,恢復舌竅靈活。風去絡通,痰化竅開,則語言功能自復,符合中醫「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及「竅閉責之於痰」的理論。【桑枝飲子】為風痰阻絡型中風的對症方劑。

傳統服藥法


桑枝1握(東引者),黑豆1分(布袋盛藥),獨活1兩,生薑1分,羌活1兩。
上藥細銼。
以水2大盞,煎至1盞3分,去滓,入竹瀝1合,更煎1-2沸,分溫3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桑枝飲子是一首中醫方劑,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患者在服用前應該諮詢醫生,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腦中風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桑枝飲子, 出處:《聖惠》卷十九。 組成:桑枝1握(東引者),黑豆1分(布袋盛藥),獨活1兩,生薑1分,羌活1兩。 主治:中風不語。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