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透骨搜風散方劑中含有透骨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透骨草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痛之效。其藥性直達骨節,能有效疏通經絡,驅散寒濕,對於風寒濕痹引起的疼痛、麻木、僵硬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透骨草與方中其他藥材相配伍,可增強藥效。例如,透骨草與羌活、獨活等藥材配伍,可加強祛風濕的作用;與當歸、川芎等藥材配伍,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透骨搜風散中包含羌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祛風除濕: 羌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善於疏散風邪,並能祛除濕邪。透骨搜風散旨在治療風寒濕痹,而羌活的祛風除濕功效,恰能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驅散風寒濕邪,舒筋活絡的效果。
2. 疏通經絡: 羌活具有通經活絡的作用,能改善經絡痺阻,緩解疼痛。透骨搜風散的治療目標之一是緩解關節疼痛,而羌活的通經活絡功效則能有效緩解關節疼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
透骨搜風散中包含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祛風濕,通經絡:獨活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的功效。透骨搜風散以疏風解表、活血通絡為治法,獨活能有效驅散風寒濕邪,暢通經絡,緩解疼痛。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透骨搜風散中其他藥物如羌活、防風等也具有祛風濕的作用,與獨活相配伍,可使藥效相得益彰,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濕痹證。
透骨搜風散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通經絡:川牛膝性溫,味苦,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活血止痛的功效。透骨搜風散主治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而川牛膝能有效祛除風寒濕邪,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 引藥入骨:川牛膝入藥後能引導藥力深入骨髓,更好地治療筋骨疼痛。由於透骨搜風散主要針對筋骨疾病,故加入川牛膝可以提升藥效,促進藥物有效地作用於病竈部位。
透骨搜風散中加入胡桃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通絡:胡桃仁性溫,入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之效。對於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導致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胡桃仁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 補益腎氣:胡桃仁富含蛋白質、脂肪酸等營養成分,可補益腎氣,增強機體抵抗力。腎主骨,腎氣充足,則骨骼強健。對於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腎虛、骨質疏鬆等,胡桃仁能起到一定的補益作用,增強抗病能力。
透骨搜風散中加入黑豆,主要是利用其 活血化瘀 與 補腎壯骨 的功效。
黑豆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 補腎、活血、利水、解毒 等作用。其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能有效 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骨骼生長,並 緩解骨骼疼痛,與透骨搜風散中其他藥材共同發揮 疏風散寒、通絡止痛 的功效,達到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的效果。
透骨搜風散中加入白糖,並非單純為改善口感,而是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
- 調和藥性: 透骨搜風散多用辛辣燥烈之藥材,白糖性甘,入脾,可緩和藥性,避免燥傷脾胃。
- 增強藥效: 白糖具有潤燥、和中之效,能幫助藥物更好地滲透肌膚,促進藥力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白糖在透骨搜風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改善口感,更能調節藥性、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透骨搜風散中加入大棗,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緩和藥性,調和脾胃:透骨搜風散主治風寒濕痹,方中藥材多屬辛溫燥烈之品,容易傷及脾胃,而大棗性甘溫,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緩解藥物的燥烈之性,避免藥物對脾胃造成損傷。
二、補益氣血,增強療效: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生津之功效,能改善氣血不足的情況,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驅除風寒濕邪,促進痹痛的恢復。
透骨搜風散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發汗解表之功效。透骨搜風散多用於風寒溼邪引起的痹痛,生薑可溫陽散寒,助藥力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 調和藥性: 透骨搜風散中其他藥材多偏寒涼,如川烏、草烏等,生薑的溫性可起到調和藥性、防止寒涼之氣傷陽的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透骨搜風散之傳統功效與主治
據古籍記載,本方主治「野合傳染便毒、楊梅瘡,筋骨疼痛」,此類病症屬中醫「霉瘡」「瘡毒」範疇,多因穢濁邪毒侵襲肌膚、經絡,鬱而化熱,流注筋骨所致。其功效重在「散肌膚之邪」,透過發汗祛邪、透達筋骨,以緩解疼痛並清除毒邪。服法強調「空心熱服,出汗」並「避風」,意在藉藥力宣散之性,引邪從表而解。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 祛風透骨,疏通經絡
- 透骨草(白花者):藥性辛溫,善透骨搜風、活血止痛,為治筋骨風濕要藥。
- 羌活、獨活:祛風濕、通經絡,分治上焦與下焦之痺痛,協同透骨草加強透達邪氣之功。
- 牛膝:引藥下行,活血通經,助邪從下焦外泄。
2. 補益肝腎,扶正祛邪
- 胡桃肉、生芝麻、小黑豆、紅棗:滋補肝腎、養血潤燥,意在固護正氣,兼緩辛散藥物之燥性。
- 白糖:甘緩和中,調和藥性,並助脾胃生化氣血以抗邪。
3. 清熱解毒,疏利濕濁
- 紫葡萄、六安茶:涼血解毒(紫葡萄)、清利濕熱(六安茶),協調全方寒溫,防風藥化燥。
- 天茄(或槐子):清熱涼血,針對霉瘡熱毒;槐子若存,可加強瀉火解毒之效。
4. 引邪外透,調和營衛
- 生薑(若存):辛溫走表,助發汗祛邪;紅棗配生薑調和營衛,使汗出有度。
配伍邏輯與治療機轉
此方結構體現「表裡分消」之法:
- 透表:透骨草、羌獨活開腠理,發汗排毒。
- 通裡:牛膝、小黑豆引邪下行,二便分消。
- 攻補兼施:祛風藥配伍滋養之品,防耗傷陰血,適用於穢毒久伏、正虛邪戀之證。
其治療原理在於:
- 透達伏邪:辛溫藥物組合,解表發汗,使鬱於肌腠、筋骨之毒隨汗外泄。
- 解毒不留瘀:紫葡萄、六安茶清解熱毒,配合牛膝活血,防毒邪與瘀血互結。
- 扶正托毒:滋補肝腎之品助正氣鼓邪外出,避免一味攻伐損傷根本。
此方針對「霉瘡」「便毒」之筋骨疼痛,既注重外透邪氣,又兼顧內調氣血,符合中醫「給邪出路」與「標本兼顧」的治則。
傳統服藥法
透骨草(白花者,陰乾更佳)1錢5分,羌活1錢5分,獨活1錢5分,牛膝1錢5分,紫葡萄1錢5分,胡桃肉1錢5分,生芝麻1錢5分,六安茶1錢5分,小黑豆1錢5分,白糖1錢5分,紅棗3枚,天茄2分(一方有槐子1錢,生薑1錢)。
散肌膚之邪。
水3鐘,煎1鐘,露1宿,空心熱服,出汗。
避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透骨搜風散, 出處:《外科大成》卷二。 組成:透骨草(白花者,陰乾更佳)1錢5分,羌活1錢5分,獨活1錢5分,牛膝1錢5分,紫葡萄1錢5分,胡桃肉1錢5分,生芝麻1錢5分,六安茶1錢5分,小黑豆1錢5分,白糖1錢5分,紅棗3枚,天茄2分(1方有槐子1錢,生薑1錢)。 主治:散肌膚之邪。主治:因野合傳染便毒、楊梅瘡,筋骨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