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絕透關散

五絕透關散

WU JUE TOU GUA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3.7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胃經 28%
大腸經 14%
肝經 14%
脾經 14%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五絕透關散中包含半夏,主要原因有二:

一、 燥濕化痰: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效。方中若有痰濕阻滯,導致氣機不暢,則半夏可清熱化痰,使氣機通暢,利於藥物透達病所。

二、 降逆止嘔:半夏可降胃氣,止嘔逆。若病症伴有胃氣上逆、嘔吐不止,半夏則可平降胃氣,止嘔止逆,使藥力更易發揮。

綜上,半夏在五絕透關散中起到了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作用,使藥力更易透達病所,促進療效。

五絕透關散中加入豬牙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 豬牙皁性寒,味苦,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它能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並消散瘀血腫痛,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關節疼痛、腫脹等症狀有顯著的療效。
  2. 清熱解毒,利濕化痰: 豬牙皁還具有清熱解毒、利濕化痰的功效。它能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並利濕化痰,對於因濕熱或痰濁引起的關節疼痛、腫脹等症狀也有較好的效果。

因此,五絕透關散中加入豬牙皁,可以起到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以及清熱解毒、利濕化痰的作用,從而更好地治療關節疼痛、腫脹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五絕透關散方劑分析

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五種急症危候:

  1. 自縊(氣閉神昏)
  2. 牆壁壓(外傷氣厥)
  3. 溺水(水閉清竅)
  4. 魘魅(痰迷心竅)
  5. 凍死(陽氣暴脫)
    兼治一切中風屍厥、暴厥不省人事之症,其機理均屬氣機驟閉、痰壅神昏之證。

外用吹鼻取嚏之法,乃中醫「開竅醒神」急救術,藉刺激鼻黏膜引發噴嚏反射,使氣機宣通、痰濁外散,促醒昏迷。


組成藥物與治療原理

藥味分析

  1. 生半夏

    • 性味辛溫燥烈,有毒,專入肺脾胃經
    • 傳統功效:燥濕化痰、降逆開閉
    • 急救原理:其辛烈之性可直透鼻竅,破痰壅之結,促進氣機流動
  2. 牙皂(皂莢)

    • 性味辛鹹溫,入肺大腸經
    • 傳統功效:通竅祛痰、搜風開閉
    • 急救原理:含皂苷成分,強烈刺激黏膜,引發噴嚏反射以醒神

配伍邏輯

  • 辛溫協力:二藥皆具辛溫開竅之性,生半夏化痰、牙皂通絡,相須為用倍增透關之力。
  • 毒性制效:生半夏與牙皂均有毒性,然急救時取其峻烈之性破閉,符合「藥不至瞑眩,厥疾弗瘳」之理。
  • 外用巧思:吹鼻法避開口服毒性,直達上焦清竅,利用噴嚏反射振奮陽氣、通調氣血。

作用層次

  1. 物理刺激:藥末直接刺激鼻黏膜神經,啟動人體覺醒反應。
  2. 氣機調動:嚏法使肺氣宣發、衛陽振動,解除氣閉狀態。
  3. 痰濁分解:辛溫藥性化解痰濕瘀阻,使清陽上升而神識得甦。

此方體現中醫「急則治標」思維,以簡峻之藥配伍,針對閉證速開其關,符合古代急救「一嚏醒神」之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生半夏5分,牙皂5分。
上為末。
取黃豆大吹鼻中,男左女右。得嚏即蘇。
產暈忌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腦中風低血壓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五絕透關散, 出處:《疑難急症簡方》卷一。 組成:生半夏5分,牙皂5分。 主治:1自縊,2牆壁壓,3溺水,4魘魅,5凍死,並一切中風屍厥,暴厥不省人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