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袖珍方》卷一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3%
心經 11%
脾經 11%
大腸經 11%
胃經 10%
肺經 10%
心包經 8%
三焦經 8%
膽經 7%
小腸經 5%
腎經 1%
肝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肺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小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葶藶清肺湯

整體功效

肺熱化痰止咳。

主治

上喘,熱甚痰嗽

上喘,即為哮喘,是一種以喘息為主要症狀的呼吸系統疾病。熱甚痰嗽,即為熱邪過盛,導致痰液增多,咳嗽不止。葶藶清肺湯具有清肺熱、化痰止咳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哮喘、肺熱咳嗽等疾病。

文獻參考

  1. 金匱要略》卷上:「葶藶清肺湯,治上喘,熱甚痰嗽。」
  2. 本草綱目》卷十八:「葶藶子,味辛,性寒,入肺、大腸經。主治肺熱喘咳,痰多。」
  3. 中醫學大辭典》:「葶藶清肺湯,清肺熱,化痰止咳。」

傳統服藥法

地骨皮3錢,桑白皮(炒)5錢,杏仁(炒)5錢,柴胡5錢,大黃1兩,黃芩5錢,苦葶藶1兩,秦艽4錢。
上(口父)咀。每服1兩,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入餳稀1匙,通口服,食後加人參或加五味子、薄荷。

方劑組成解釋

葶藶子、秦艽、桑白皮、地骨皮均具有清肺熱、化痰止咳的作用。柴胡、黃芩、大黃具有清熱解毒、燥濕化痰的作用。杏仁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葶藶清肺湯由以上六味中藥組成,具有清肺熱、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哮喘、肺熱咳嗽等疾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葶藶清肺湯具有清肺熱、化痰止咳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葶藶清肺湯, 出處:《袖珍方》卷一。 組成:地骨皮3錢,桑白皮(炒)5錢,杏仁(炒)5錢,柴胡5錢,大黃1兩,黃芩5錢,苦葶藶1兩,秦艽4錢。 主治:上喘,熱甚痰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加減葶藶丸

相似度 53%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