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座須丸

FO ZUO X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痘疹傳心錄》卷十八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7%
脾經 19%
心經 13%
肺經 13%
肝經 10%
膀胱經 7%
胃經 5%
大腸經 3%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膀胱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佛座須丸方劑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佛座須丸主要用於治療溼熱下注所致的帶下病,茯苓能利水滲濕,幫助消除溼熱,改善帶下症狀。
  2. 寧心安神:茯苓還具有寧心安神的功效,可以緩解患者因濕熱下注導致的煩躁不安、失眠等症狀,有助於患者身心恢復平衡。

綜上所述,茯苓在佛座須丸中發揮着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作用,是治療帶下病的重要藥材。

佛座須丸中包含黃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佛座須丸主治濕熱下注、小便淋瀝澀痛、陰囊腫痛等症,黃柏可清熱燥濕,利尿通淋,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目的。
  2. 抗菌消炎: 黃柏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減輕炎症反應。佛座須丸治療的疾病常伴有感染,黃柏可以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輔助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佛座須丸中加入砂仁,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化濕: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理氣化濕、健脾開胃之功效。佛座須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滯、濕阻中焦所致的脘腹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而砂仁可以有效地化解脾胃濕氣,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
  2. 降逆止嘔: 砂仁還具有一定的降逆止嘔作用,可以緩解因脾胃氣滯、濕阻中焦而引起的噁心嘔吐症狀。佛座須丸中常與其他具有降逆止嘔作用的藥材搭配使用,如半夏、生薑等,共同達到止嘔的效果。

佛座須丸方劑中包含遠志,主要是因為遠志具有 安心寧神、解鬱開竅 的功效。

遠志味甘、辛,性溫,入心、肺經。其主治心神不安、失眠健忘、胸悶心悸、神志恍惚、憂鬱寡歡等症狀。佛座須丸主治心神不安、失眠多夢、健忘、頭昏耳鳴等症狀,而遠志的功效正好可以針對這些症狀,起到安神定志、改善睡眠、提高記憶力的作用,與方劑的整體功效相契合。

佛座須丸方中加入豬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豬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方中以豬苓配伍其他藥物,可加強利水滲濕之效,有助於清除體內濕邪,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2. 健脾利濕: 豬苓不僅利水滲濕,更能健脾益氣,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濕邪內蘊。佛座須丸方中加入豬苓,可協同其他藥物健脾利濕,從根本上解決濕邪問題,達到治本之效。

佛座須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山茱萸,這主要是因為山茱萸在中醫理論中具有多種療效。山茱萸,學名為山茱萸果,是一種常用的藥材,具有養肝、補腎、收斂等功效。其富含的有機酸和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對於改善肝腎功能有著良好的效果。

在佛座須丸中,山茱萸被用來強化整體方劑的功效,特別是在補充腎氣、提升身體的免疫力方面。中醫認為腎藏精、主水,與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理功能密切相關,因此,良好的腎功能對於維持健康至關重要。山茱萸的收斂性質也有助於預防過度出汗和虛弱的情況,進一步增強了佛座須丸的全面調理作用。綜合來看,山茱萸的加入不僅提升了佛座須丸的療效,還保持了其穩定性,使其成為一個有效的中藥方劑選擇。

佛座須丸中加入蓮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止血生肌:蓮鬚性味甘寒,具有清熱利濕、止血生肌之效。其可有效改善濕熱所致的各種症狀,如口舌生瘡、小便赤澀、皮膚濕疹等。同時,蓮鬚對外傷出血亦有一定的止血效果,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
  2. 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佛座須丸其他藥材多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而蓮鬚的加入則進一步增強了方劑清熱利濕、止血生肌的效果,使藥效更為全面。

佛座須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某些腎虛所引起的症狀,其中菟蕬子是其重要成分之一。菟蕬子,學名為“菟蕬”,是一種具有潤腸通便、補腎益精的藥材。在佛座須丸的配方中,使用菟蕬子有助於強化方劑的療效。

首先,菟蕬子富含多種生物鹼及活性成分,能刺激腎臟功能,促進腎精的生成,從而提升整體的生理機能。其次,菟蕬子對於改善男性性功能及抗疲勞有顯著效果,這在治療男性腎虛及相關症狀時尤為重要。此外,這種藥材還有助於調和方劑其他成分的作用,增強整體療效,使得佛座須丸能在補腎的同時,對於全身的調理也有所裨益。因此,菟蕬子在佛座須丸中擔任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展現了中醫藥材配伍的智慧。

佛座須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佛座須丸主治熱毒熾盛、咽喉腫痛等症,藥性偏寒涼。甘草性甘平,味甘,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的作用,可避免藥性過於寒涼,對脾胃造成損害。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解毒、抗炎、止痛等功效,可以增強佛座須丸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提高藥效。

此外,甘草還可以起到緩解藥物副作用、增進藥物吸收等作用,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療效。

主治功效


佛座須丸

  • 主治功效:遺精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黃柏: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

  •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 山茱萸: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

  • 菟蕬子: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

  • 遠志: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

  • 豬苓: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多種功效。

  • 蓮鬚:清熱利濕、澀精止遺、固腎澀精、清心止血。

遺精是一種病症,是指男性在睡覺時,精液從陰莖中不自主地排出。遺精的病因有很多,如腎虛、前列腺炎、精囊炎、性生活過度等。佛座須丸是治療遺精的經典方劑,具有補腎澀精、固攝精氣的功效。方中,甘草性平,味甘,具有補氣益脾、和中緩急、清熱解毒的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補腎的功效;黃柏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砂仁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化濕、止痛的功效;山茱萸性溫,味酸澀,具有補腎澀精、固攝精氣的功效;菟蕬子性溫,味甘,具有補腎益精、固精止遺的功效;遠志性溫,味甘辛,具有安神益智、收斂固澀的功效;豬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蓮鬚性寒,味苦澀,具有清熱利濕、澀精止遺的功效。諸藥合用,具有補腎澀精、固攝精氣的功效,可有效治療遺精。

傳統服藥法


茯苓1兩,黃柏4兩,砂仁7錢5分,遠志7錢5分,豬苓7錢5分,茱萸肉7錢5分,蓮須7錢5分,菟絲子7錢5分,甘草8分。
上為末,山藥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錢,空心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遺精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佛座須丸, 出處:《痘疹傳心錄》卷十八。 組成:茯苓1兩,黃柏4兩,砂仁7錢5分,遠志7錢5分,豬苓7錢5分,茱萸肉7錢5分,蓮須7錢5分,菟絲子7錢5分,甘草8分。 主治:夢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