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散

FENG RE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仙拈集》卷二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7%
肝經 18%
胃經 18%
心經 9%
膽經 9%
心包經 9%
脾經 9%
肺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膽經
心包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風熱散方劑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熱解表: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表之效,能有效治療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發熱等症狀。
  2. 活血行氣,通經止痛: 川芎亦有活血行氣、通經止痛的作用,可改善因風熱阻滯經絡而引起的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綜上所述,川芎在風熱散方劑中,既能疏散風熱,又能活血行氣,有助於治療風熱感冒所引起的多種症狀。

風熱散方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宣通鼻竅:白芷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通竅止痛的功效。風熱犯肺,常表現為鼻塞流涕、頭痛發熱等症狀,白芷可宣通鼻竅,使鼻通氣,減輕鼻塞流涕的症狀,同時亦可疏散風熱,緩解頭痛發熱。
  2. 引藥上行,助藥力達病所:白芷氣味芳香,入肺經,可引藥上行,助其他藥物達病所,提高療效。在風熱散方中,白芷與其他藥物配合,可更有效地治療風熱犯肺所致的鼻塞流涕、頭痛發熱等症狀。

風熱散方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功效。風熱犯肺,熱邪壅肺,可導致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石膏能清泄肺熱,緩解這些症狀。
  2. 涼血止血:石膏亦具涼血止血之功,對於風熱邪毒侵犯血分,導致血熱妄行,出現鼻衄、吐血等症狀,石膏能清熱涼血,止血止衄。

總而言之,石膏在風熱散方中扮演著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角色,可有效治療風熱犯肺、血熱妄行等病症。

風熱散中包含荊芥,主要是因為荊芥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疏散風熱: 荊芥辛溫,善於發散風寒,且能清熱解表,故可治療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咳嗽等症。其辛散之性可使鬱閉之邪外出,溫通之性可驅散寒邪,因此能有效疏散風熱,緩解病症。
  2. 透疹止癢: 荊芥亦具有透疹止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麻疹、風疹、蕁麻疹等疾病。當風熱之邪入侵肌膚,導致疹出不暢時,荊芥可疏散風熱,促進疹出,同時止癢,改善皮膚瘙癢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風熱散 」

中藥方劑「 風熱散 」,主要成分包括川芎、白芷、石膏、荊芥,這些藥材各司其職,共同發揮出驅散風熱、緩解頭痛的功效。

  1.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

  2.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3.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4.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它能清泄肺胃之熱,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也能止咳平喘,治療邪熱鬱肺、氣急喘促、咳嗽痰稠、發熱口渴等症。此外,石膏還能化腐生肌,用於治療瘡瘍潰爛、濕疹浸淫、水火燙傷等。不過,使用石膏應諮詢合格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風熱散 」主治因風熱而頭痛者,症狀包括頭痛、怕風、惡寒、發熱、口乾舌燥、脈浮數等。

總結

中藥方劑「 風熱散 」由川芎、白芷、石膏、荊芥四味藥材組成,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清熱利尿、活絡止痛等功效,可有效緩解因風熱而頭痛的症狀。患者在使用中藥方劑時,應在合格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以確保安全有效。

傳統服藥法


川芎、白芷、石膏(煅)、荊芥穗各等分。
上為末。
每服1錢,白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風熱散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頭痛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風熱散, 出處:《仙拈集》卷二。 組成:川芎、白芷、石膏(煅)、荊芥穗各等分。 主治:因風熱而頭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