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赭石散

代赭石散

DAI ZHE SHI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極寒 (0.0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心經 33%
胃經 33%
肝經
心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代赭石散以代赭石為君藥,原因如下:

  1. 鎮肝降逆: 代赭石性寒,味甘、辛,入肝經,能清肝火,降肝氣,鎮肝陽,故為治療肝陽上亢,肝風內動,頭暈目眩,嘔吐泛酸等症的要藥。
  2. 止嘔安胎: 代赭石具有鎮吐止嘔之效,並能安胎,適用於妊娠嘔吐,胎動不安等症。

代赭石散中,代赭石為君藥,其他藥物輔助其功效,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代赭石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小兒走馬疳」,為古代兒科急重症,屬「牙疳」範疇,特徵為齒齦腐爛迅速、出血流膿,甚則骨槽潰穿。中醫認為多因胃火熾盛、熱毒上攻,或氣血兩虛、邪毒侵蝕所致。代赭石與旋覆花配伍,旨在降火鎮逆、清熱止血,契合走馬疳「火毒上炎」之病機。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代赭石(細末)

    • 性味苦寒,質重沉降,歸肝、心經。
    • 傳統功效:降逆止血、平肝潛陽,適用於吐血衄血、胃氣上逆等證。
    • 治疳邏輯:走馬疳常見齒齦出血潰爛,代赭石能清降胃火、涼血止血,其重鎮之性可引上炎之火下行,直折熱毒。
  2. 旋覆花(不拘多少)

    • 性味辛苦微溫,歸肺、胃經。
    • 傳統功效:降氣消痰、行水止嘔,多用於咳喘痰多、噫氣嘔逆。
    • 治疳邏輯:旋覆花「諸花皆升,此花獨降」,善降胃氣。與代赭石協同,增強降火下氣之力;且其化痰之功或助化解痰熱積聚之腐膿。

配伍與方義推演

  • 降火止血為主軸:代赭石為君,直清胃火兼止血;旋覆花為佐,助降逆氣,二者形成「降—清—止」合力。
  • 藥量與劑型考量:代赭石研細末調服,取其藥效集中、沉降迅速;旋覆花用量靈活,可依證加減,顯現「急則治標」思路。
  • 潛在延伸作用:代赭石含鐵質,或能斂瘡生肌;旋覆花抗炎特性可能減緩黏膜潰爛,然此屬現代推論,古醫籍未載。

此方簡潔而力專,體現「降氣即降火、止血以護絡」的治法,契合小兒走馬疳急症需速效之特點。

傳統服藥法


旋覆花不拘多少,代赭石(為細末)1錢。
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代赭石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二。 組成:代赭石(丁頭者)不拘多少。 主治:小兒走馬疳。

代赭石散, 出處:年氏《集驗良方》卷一。 組成:旋覆花不拘多少,代赭石(爲細末)1錢。 主治:一切嘔吐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