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丹

ZI JIN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保命集》卷下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極寒 (0.0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心經 33%
胃經 33%
肝經
心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紫金丹方劑中包含代赭石,主要有以下兩項原因:

  1. 鎮心安神: 代赭石性寒,味甘鹹,入心、肝、脾經,具有鎮心安神、平肝潛陽之效。紫金丹多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心悸失眠、頭暈目眩等症狀,而代赭石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使心神安寧。
  2. 止嘔降逆: 代赭石具止嘔降逆之效,能有效抑制胃氣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紫金丹亦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飲食不節所致的嘔吐,代赭石的加入能協同其他藥材,更好地達到止嘔降逆的效果。

主治功效


紫金丹主治功效分析

古文內容分析與治療原理

紫金丹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主治涵蓋多個方面,從不同醫書的記載可以看出其功效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現根據古文內容進行分析:

1. 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 《衛生寶鑒》《仁術便覽》《驗方新編》 均明確指出紫金丹可治「打撲損傷」、「傷折疼痛」、「瘀血攻心」等。
  • 治療原理: 此類記載主要體現了紫金丹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方中可能含有乳香、沒藥、血竭、自然銅、土鱉、歸尾等藥物,這些藥物具有活血通絡、散瘀止痛的作用,能有效緩解跌打損傷導致的局部瘀血、腫脹和疼痛,並促進骨折癒合。如**《仁術便覽》**中提到“每服七八釐,好酒熱調服,一次效,其骨自接。如有瘀血,自下。”,說明了紫金丹在接骨和排瘀方面的顯著效果。

2. 癰疽瘡瘍,疔瘡腫毒

  • 《仁齋直指方論》《祖劑》《絳囊撮要》 提到紫金丹可治「癰疽疔腫」、「魚臍瘡」、「療諸瘡」等。
  • 治療原理: 這部分內容體現了紫金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方中可能包含雄黃、山慈菇等解毒消腫藥物。古代癰疽瘡瘍多與熱毒有關,紫金丹通過清解熱毒,達到消散癰腫、治療瘡瘍的目的。**《祖劑》**中詳細描述了紫金丹對於多種毒症的治療作用,包括“狐貍毒、鼠莽毒、惡菌、河魨毒”等,並指出“人多不識喚作癰疽致命殺人者”,強調了紫金丹解毒的重要性。

3. 梅毒結毒,咽喉糜爛

  • 《皇漢醫學》《類證治裁》《絳囊撮要》 均有治療梅毒的記載,特別是「結毒攻口鼻」、「咽喉糜爛」、「筋骨疼痛」等症狀。
  • 治療原理: 古代中醫將梅毒歸為「惡瘡」、「楊梅瘡」等範疇,認為其與濕熱、毒邪有關。紫金丹在此類疾病中可能發揮了解毒祛濕、化瘀散結的作用。**《皇漢醫學》**中記載“余與麥門冬湯加桔梗、山豆根,兼用結毒紫金丹。數日,聲音朗亮,咽喉復常。”,顯示了紫金丹與其它方劑配合使用,在治療梅毒導致的咽喉糜爛方面有較好療效。

4. 喘咳,瘀血阻滯

  • 《奇效良方》《蘇沈良方》 記載了紫金丹治療喘咳的功效。
  • 治療原理: 這部分內容提示紫金丹可能具有化痰止咳、降氣平喘的作用,方中可能含有信石、淡豉等成分。但藥物組成差異較大,功效也有所不同,需要結合具體方劑分析。

5. 婦人血瘀,月經不調

  • 《仁術便覽》《博濟方》 記載紫金丹可治「月經不通」、「血氣流注」等婦科疾病。
  • 治療原理: 這部分體現了紫金丹活血調經的作用。方中可能包含紅花等活血通經的藥物,通過活血化瘀,調暢氣血,達到治療月經不調的目的。

6. 其他功效

  • 《聖濟總錄》 記載紫金丹可治「小兒中風,口眼喎斜」。
  • 《博濟方》 記載紫金丹可治「腎臟風,上攻下疰」、「大人吃食吐逆,心腹脹滿」。
  • 《絳囊撮要》 提到紫金丹可「解諸毒。療諸瘡。山巒瘴氣。煙霧癘疫。利關竅通治百病。」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紫金丹的功效廣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適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等症。
  •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適用於癰疽瘡瘍、疔瘡腫毒等症。
  • 解毒祛濕,化瘀散結: 適用於梅毒結毒、咽喉糜爛等症。
  • 化痰止咳,降氣平喘: 可能適用於部分喘咳病症。
  • 活血調經: 適用於婦人血瘀、月經不調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醫籍中記載的「紫金丹」可能並非單一方劑,而是具有相似功效的一類方劑的統稱。不同醫家、不同年代記載的紫金丹,其藥物組成和具體功效可能存在差異。因此,上述分析僅是基於古文內容的推測,並不能完全代表現代中醫對紫金丹的認識和應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氣喘肺結核結膜炎小兒驚巒神經性厭食症心內膜炎原發性高血壓百日咳腦炎心包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猩紅熱病毒性腦膜炎麻疹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

相同名稱方劑


紫金丹,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代赭石、(石羌)礪石各等分。 主治:産後衝脹,胸中有物狀,噎氣不降。

紫金丹, 出處:《本事》卷三。 組成:膽礬3兩,黃蠟1兩,青州棗50個。 主治:男子、婦人患食勞、氣勞,遍身黃腫,欲變成水腫;及久患痃癖,小腸膀胱,面目悉黃。

紫金丹, 出處:《本事》卷二。 組成:信砒1錢半(研,飛如粉),豆豉1兩半(好者,水略潤少時,以紙挹乾,研成膏)。 主治:多年肺氣喘急,(口勾)嗽,晨夕不得眠。

紫金丹, 出處:《赤水玄珠》卷五。 組成:大黃3兩半,檳榔3兩半,蒼朮3兩,貫眾3兩,牙皂3兩,香附3兩,三棱2兩,雷丸2兩,黑醜2兩,使君子1兩半,白蕪荑2兩半,苦楝根皮2兩半。 主治:蟲蠱、蟲積。

紫金丹, 出處:《丹溪心法》卷二。 組成:精豬肉20兩(切作骰子塊),信1兩(明者,研極細末,拌在肉上令勻,分作6份,用紙筋黃泥包之,用火烘令泥乾,卻用白炭火于無人處煅,青煙出盡爲度,取放地上1宿,出火毒)。 主治:三年以上哮證。

紫金丹, 出處:《扁鵲心書·神方》。 組成:代赭石(燒紅,醋淬7次)5兩,赤石脂(制法同)5兩,禹餘糧(制法同)5兩。 主治:補脾腎虛損,活血,壯筋骨。主治:下元虛憊,子宮寒冷,月信不調,臍腹連腰疼痛,面黃肌瘦,泄瀉,精滑,一切虛損之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