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湯

朱金湯

ZHU JIN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極寒 (0.0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心經 33%
胃經 33%
肝經
心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朱金湯中加入代赭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平肝降逆止嘔: 代赭石性平味甘,入肝脾經,具有平肝降逆、止嘔的效果。朱金湯主要用於治療肝胃不和、脾胃虛弱所致的嘔吐、眩暈等症,代赭石能有效緩解肝陽上亢、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並可平息肝陽,穩定眩暈症狀。
  2. 重鎮降逆止瀉: 代赭石具有重鎮降逆的作用,可以止瀉,並能緩解因肝陽上亢引起的腹瀉。朱金湯中加入代赭石,既能止嘔,又能止瀉,有助於全面調理肝胃脾虛所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朱金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小兒急慢驚風」,以「吊眼撮口、搐搦不定、壯熱困重」為核心症狀。古代醫家認為,驚風多因風、痰、熱內擾,引動肝風,或氣血逆亂所致。「吊眼撮口」為肝風內動之象,「搐搦」為筋脈拘急,「壯熱」提示邪熱熾盛,「困重」則夾痰濕或氣機壅滯。方中強調「腳脛赤斑點不可治」,應是古人觀察到熱毒深伏、血絡瘀阻的危候,屬病情惡化之徵。

組成與治療原理邏輯推理

  1. 代赭石(煅淬)

    • 性味苦寒,質重沉降,主入肝、心經。火煅醋淬後,增強其收斂鎮降之性。
    • 傳統功效:平肝潛陽、降逆止血。推測其於此方中,主要針對肝風內動(鎮驚)、氣血上逆(降火),並借其重鎮之性安定神魂,緩解搐搦。
    • 「水飛」炮製可去雜質,減輕重墜傷胃之弊,適合小兒稚陰稚陽之體。
  2. 真金湯(煎湯調服)

    • 真金(如金箔)古代視為「鎮心肝、安魂魄」之品,具重鎮怯邪之效。以金器煎湯或化服金箔,可助代赭石加強鎮驚安神,抑亢盛之陽氣。
    • 錢乙《小兒藥證直訣》亦載「金銀湯」治驚,可佐證金石類藥於驚風中的應用邏輯。

整體配伍思想
此方以「重鎮息風」為核心,代赭石降逆平肝,真金湯安神定魄,兩者協力針對驚風的風、熱、痰、驚四大病機。尤其急驚風多因熱極生風,重鎮藥可直折其勢;慢驚風若見虛中夾實(如痰熱擾神),亦能暫用。然方劑簡峻,應為急症治標之策,後續需依證調理。

傳統服藥法


代赭石(火煅,醋淬10次)。
上為細末,水飛過,曬乾。
每服半錢或1錢,煎真金湯調下,連進3服,不拘時候。兒腳脛上有赤斑點出者,不可治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四肢抽搐

相同名稱方劑


朱金湯, 出處:《衛生總微》卷五。 組成:代赭石(火煅,醋淬10次)。 主治:小兒急慢驚風,弔眼撮口,搐搦不定,壯熱困重。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