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連環串是一個在中醫中應用廣泛的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硃砂,這主要是因為硃砂具有安神鎮靜、清熱解毒的特性。在臨牀應用中,連環串常用於治療情緒不穩、焦慮失眠等症狀,而硃砂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鎮定效果,使患者的情緒更為平穩。此外,硃砂對於心神不寧、心悸等症狀也有良好的療效,有助於疏通心靈,改善睡眠質量。再者,硃砂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是一種重鎮的藥物,可以提高方劑的整體療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更佳的療癒效果。因此,在連環串的方劑中,硃砂不僅僅是成分之一,更是提升治療效果的重要關鍵。綜合這些因素,可以看出硃砂在連環串中的重要性,體現了中醫藥理的深厚智慧和臨牀應用的實用性。
連環串方劑中加入代赭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平肝潛陽: 代赭石性寒,味苦澀,入肝經,能平肝降逆,潛陽止眩,對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等症狀有緩解作用。連環串方劑主治眩暈、頭痛、嘔吐等症,代赭石的平肝潛陽功效可改善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頭痛等症。
- 止嘔安胎: 代赭石性沉重,能降氣止嘔,對於妊娠嘔吐、胎動不安等症狀有一定療效。連環串方劑中,代赭石的止嘔安胎作用可緩解孕婦的嘔吐、胎動不安等症狀,保護胎兒穩定。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連環串」的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如下: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風病」。古代所謂「風病」,範圍甚廣,可涵蓋內風、外風引發的各種病症。
- 內風:如肝風內動導致的眩暈、驚癇、抽搐,或痰阻經絡的肢體震顫。
- 外風:若指外感風邪,可能伴有頭痛、惡風等表證。
然此方藥味輕靈,偏重鎮攝,更可能針對內風或心神不寧之證,如小兒驚風、成人怔忡失眠等。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中四藥協作,體現「重鎮熄風、安神化痰」之法:
代赭石(1錢):
- 性味苦寒,質重沉降,為方中君藥。
- 主入肝、心經,善降逆氣、平肝熄風,適用於肝陽上亢之眩暈或氣逆嘔噦。
- 古代亦用於驚癇,如《醫學衷中參西錄》載其「能鎮逆氣,降痰涎」。
朱砂(2分):
- 甘微寒,有毒,但用量極輕,取其鎮心安神之效。
- 針對風病伴隨的心神不寧、驚悸失眠,與代赭石共奏鎮攝之功。
麩皮(2錢):
- 小麥麩皮,性甘涼,傳統用於止汗、除煩。
- 此方可能藉其輕浮之性,疏通腠理,兼緩代赭石、朱砂沉降之峻,防滯脾胃。
炒草灰(4分):
- 「草灰」可能指百草霜(鍋底灰)或一般草木灰。
- 若為百草霜,性溫味辛,能止血消積;若為草木灰,則偏燥濕化痰。
- 推測其用於化風痰、通絡,助代赭石祛痰濁,亦可能製約朱砂寒性。
三、整體方義
此方以重鎮為主,佐以化痰通絡:
- 代赭石鎮肝熄風,針對風病之本;
- 朱砂安神定驚,治風陽擾神之標;
- 麩皮、草灰調和藥性,兼化痰通滯。
全方藥簡力專,適用於輕症內風或痰風夾雜之證,如驚悸、眩暈、小兒夜啼等。然因朱砂毒性,臨證需嚴格控制劑量與療程。
傳統服藥法
麩皮2錢,朱砂2分,代赭石1錢,炒草灰4分。
上為末。
作2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連環串, 出處:《串雅補》卷二。 組成:麸皮2錢,朱砂2分,代赭石1錢,炒草灰4分。 主治:風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