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浮石丸

HAI FU SH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心經 19%
胃經 12%
三焦經 10%
腎經 10%
肺經 10%
脾經 7%
肝經
心經
胃經
三焦經
腎經
肺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海浮石丸中含有海浮石,其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海浮石性寒,味甘鹹,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有效治療因熱毒所致的各種疾病,例如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皮膚濕疹等。
  2. 利水消腫: 海浮石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治療水腫、腹水、小便不利等症狀。其利水作用源於其對腎臟的調節功能,可促進尿液排出,減輕水腫。

海浮石丸中加入海浮石,正是利用其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海浮石丸方中加入人中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止血功效: 人中白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海浮石則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二者合用,可增強止血效果,尤其適用於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狀。
  2. 協同清熱解毒: 海浮石丸方中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人中白亦具有清熱解毒之功,二者相輔相成,可加強清熱解毒效果,有效緩解患者的炎症反應。

海浮石丸中包含麝香,主要源於其 開竅醒神 的功效。麝香性極溫,氣味辛香濃烈,入心、脾、肝經,能通竅開鬱、醒神止痛,對於因痰濁矇蔽、氣血瘀阻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癲癇抽搐等症狀,具有顯著的開竅作用。

此外,麝香亦有活血化瘀 的功效,能消腫止痛,可促進瘀血消散,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等症狀亦有輔助治療作用。故在海浮石丸中加入麝香,可增強其開竅醒神、活血化瘀之功效,提高整體療效。

海浮石丸中包含雄黃,主要是因其具備解毒消腫的功效。

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消腫生肌的功效。對於因濕熱、蟲毒引起的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雄黃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海浮石丸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毒氣內侵所致的癰疽、疔瘡、乳癰、瘰癧等症。雄黃作為其中一味藥,可以起到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配伍,發揮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海浮石丸

【組成】

**海浮石:**味鹹,性寒,歸膀胱、腎經,具有清熱除濕、止瀉止痢的功效。

**人中白:**味甘,性寒,歸胃、脾經,具有益氣生津、止瀉止痢的功效。

**麝香:**味辛,性溫,歸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傳統代功效。

**雄黃:**味辛,性溫,歸心、肝經,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

【功效】

兒童腹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禁忌】

孕婦禁用。

【注意】

  1. 本方含有麝香,孕婦禁用。
  2. 本方含有雄黃,有毒,不可久服。
  3. 本方不宜與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服。

【總結】

海浮石丸是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兒童腹瀉。本方組成包括海浮石、人中白、麝香、雄黃,具有清熱除濕、止瀉止痢、益氣生津、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功效。本方對兒童腹瀉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孕婦禁用,有毒,不可久服,不宜與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服。

傳統服藥法


海浮石半錢,人中白半錢,麝香少許,雄黃1錢。
上為細末,以糯米粥和成膏,捻劑子扎在病處齒縫內。
瀝涎淨便效。凡用此藥,先須用槐杖子煎湯或荊芥湯、蔥白湯漱口,然後用之乃妙。用藥了,以紙條子封閉,貼藥齒縫,涎自然出,只3-4日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哺乳期婦女慎用。
  2.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肝腎損害。
  3. 本方服用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海浮石丸, 出處:《雞峰》卷二十四。 組成:海浮石半錢,人中白半錢,麝香少許,雄黃1錢。 主治:走馬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