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退翳湯

明目退翳湯

MING MU TUI Y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0.3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肺經 22%
膽經 11%
胃經 11%
心經 11%
脾經 5%
腎經 5%
大腸經 5%
膀胱經 2%
肝經
肺經
膽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明目退翳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眼疾常因肝火上炎、血熱妄行或肝腎陰虛所致,而生地黃可以清熱降火,滋養肝腎,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減輕眼部炎症,達到明目退翳的效果。
  2. 促進眼部組織修復:生地黃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如維生素A、B族維生素、鐵、鋅等,這些營養物質可以促進眼部組織修復,改善眼部微循環,增強眼部抵抗力,有助於治療眼部疾病,恢復視力。

明目退翳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解毒明目的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肝、胃經,能清心火、瀉肝火、降胃火。翳障多因肝火上炎、心火熾盛、或脾胃積熱上蒸所致,黃連清熱瀉火,可有效祛除這些熱邪,使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得以緩解。

此外,黃連還有解毒作用,可消除眼部炎症,促進視力恢復。

明目退翳湯中包含木賊,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清熱解毒,散瘀消翳: 木賊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對於因熱毒上攻、瘀血阻滯所致的眼疾,如翳膜、白內障等,木賊能清熱散瘀,消散翳障,起到明目的作用。

二、利水通淋,去濕消腫: 木賊還有利水通淋的功效,能幫助排除體內濕氣,減輕眼部水腫。對於因濕熱蘊結所致的眼疾,木賊能清熱利濕,消腫止痛,促進眼部恢復。

綜上所述,明目退翳湯中加入木賊,是為了利用其清熱解毒、散瘀消翳、利水通淋等功效,達到治療眼疾、明目退翳的目的。

明目退翳湯中加入菊花,主要基於其清肝明目的功效。菊花性涼,味甘苦,歸肝經、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

對於因肝火上炎、風熱上擾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眼疾,菊花可清肝火、散風熱,緩解眼部炎症,起到明目的作用。同時,菊花還有疏風散熱、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清除眼部毒素,改善視力,進而達到退翳之效。因此,菊花成為明目退翳湯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明目退翳湯中包含龍膽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退翳明目: 龍膽草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利濕退翳的功效。對於因肝火上炎、濕熱蘊結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翳障遮蔽等症,龍膽草能有效清熱瀉火,消除眼部炎症,改善視力。
  2. 配伍增效: 龍膽草與明目退翳湯其他藥物如菊花、決明子等相配伍,能加強清熱瀉火、明目退翳的效果。例如,菊花清肝明目,決明子清肝瀉火,與龍膽草共同作用,可更有效地消除眼部炎症,改善視力。

明目退翳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除翳明目的功效。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翳明目的作用。翳障之病,多因肝火上炎,或熱毒熾盛,矇蔽目竅而致。石膏能清肝火,瀉熱毒,使目竅通利,翳障消退,故為明目退翳湯中重要藥材之一。

明目退翳湯中加入鬱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活血化瘀:鬱金性味苦辛,入肝脾經,具備疏肝解鬱、活血化瘀之效。翳膜的形成往往與肝氣鬱結、氣血瘀滯有關,鬱金能疏理肝氣,促進氣血運行,從而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有助於翳膜的消退。
  2.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鬱金亦有清熱解毒之功,可消除眼部炎症,減輕腫脹疼痛。翳膜的形成常伴隨炎症反應,鬱金能清熱解毒,消炎止痛,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明目退翳的效果。

明目退翳湯中加入旋覆花,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降氣止咳,消痰散結: 旋覆花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降氣止咳、消痰散結的功效。明目退翳湯用於治療目翳,而目翳多與痰濁上蒙有關,旋覆花能化痰散結,使痰濁下行,有助於改善目翳症狀。
  2. 疏風散熱,清肝明目: 旋覆花亦能疏風散熱,清肝明目。目翳的形成,除了痰濁外,風熱上攻亦是常見原因,旋覆花能疏散風熱,清熱明目,輔助治療目翳。

明目退翳湯中加入青葙子,是因其具有清熱明目的功效。青葙子味苦、甘,性微寒,入肝、腎經,具有清肝火、散風熱、退翳膜之效。

青葙子可治療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翳膜遮蔽等症狀。對於因風熱上攻導致的目赤腫痛、眼瞼紅腫、視物不清等,也有良好的療效。因此,青葙子在明目退翳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改善視力,消除眼部不適。

明目退翳湯中加入白蒺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明目:白蒺藜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明目退翳的功效。其能舒肝氣、散肝火,改善肝氣鬱結所致的目眩、視力模糊等症狀,有助於恢復眼部功能。
  2. 祛風止痛:白蒺藜亦具祛風止痛之效,可緩解因肝風內動引起的目痛、眼癢等症狀。此外,白蒺藜還能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改善眼部營養供給,有助於緩解眼部疲勞。

明目退翳湯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其疏風散熱、透疹止癢的功效。

蟬蛻為蟬蛻去翅、足、頭,曬乾後的蟲蛻,性味甘、寒,歸肺、肝經。其性輕揚,善於升散,能疏散風熱,透發疹痘,並能清利頭目,明目退翳,對於因風熱上攻導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翳障遮蔽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此外,蟬蛻還具有止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因風熱所致的皮膚瘙癢等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明目退翳湯傳統古代功效分析
此方主治「目病已久,帶紅絲、浮翳、薄霧者」,屬慢性眼疾兼見血絡瘀滯(紅絲)、角膜混濁(翳障)及視物模糊(薄霧)。古代醫家認為此證多因肝經風熱上攻、陰虛火旺或痰濕鬱滯所致,病程遷延,需清熱養陰、退翳明目並行。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清熱瀉火

    • 黃連、膽草、石膏:直折肝胃實火,黃連清心火(目眥赤),膽草瀉肝膽火(紅絲纏目),石膏清胃熱(防陽明燥火上炎)。
    • 生地:滋陰涼血,防苦寒傷陰,針對「目病已久」之陰血耗損。
  2. 退翳明目

    • 木賊、蟬退、白蒺藜:風藥輕清上行,散風熱退翳(木賊專消翳膜,蟬退祛風退翳,白蒺藜平肝散結)。
    • 青葙子:清肝火兼明目,古稱「治目赤障翳」,現代研究含青葙子素可抑制角膜混濁。
  3. 疏肝解鬱化痰

    • 鬱金、旋覆花:鬱金行氣解鬱(肝開竅於目,氣滯影響目絡),旋覆花降氣化痰(痰濕上蒙可致霧視)。
  4. 引經與協同

    • 甘菊:既清肝明目,又引諸藥上行頭目,合白蒺藜為「菊花散」基礎,增強退翳之力。

整體方義
本方以「清肝火、養陰血」為本,結合「風藥退翳、化痰通絡」為標。肝火平則紅絲退,陰血足則目得濡養,風藥開泄鬱滯以消翳障,痰濕化則視物漸清。輔以點眼藥(元靈丹、至寶丹),内外合治,針對慢性眼疾虛實夾雜之病機。

推論潛在應用
從組成推測,此方可延伸用於角膜炎後期(翳障殘留)、慢性結膜炎(紅絲久纏)及早期白內障(薄霧感),屬中醫「肝火上炎兼陰虛」或「風熱挾痰」證型者。

傳統服藥法


生地、黃連、木賊、甘菊、膽草、石膏、鬱金、旋覆花、青葙子、白蒺藜、蟬退各等分。
水煎,溫服。點元靈丹、至寶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明目退翳湯是一首中醫方劑,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體弱者慎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