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羚散

XI LING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寒性指數

3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肝經 25%
胃經 12%
大腸經 12%
肺經 12%
腎經 12%
心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犀羚散為一傳統中藥方劑,其配方精妙,旨在清熱解毒、涼血定驚。方中犀角為關鍵成分之一,犀角性寒味甘咸,歸心肝經,具有極強的清熱涼血、解毒鎮靜之效。在古籍記載中,犀角常被用於治療高熱不退、斑疹、癲狂等症狀,乃因其能直入血分,清除內熱,安定神志。然而,現代由於犀牛數量銳減,犀角已被列為保護物種,故臨床多改用水牛角代之,或以其他草藥組合來模擬犀角功效,如生地黃、牡丹皮等,同樣可達清熱涼血之目的。犀羚散整體配方,結合犀角(或其替代品)與其他清熱解毒之藥材,共同發揮協同作用,增強了方劑的治療效果,適用於熱病高燒、神昏等急重症狀的治療。

犀羚散中包含羚羊角,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羚羊角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鎮驚止痙之功效。犀羚散多用於熱毒熾盛、神昏譫語、痙厥抽搐等症,羚羊角能有效降低體溫,消除熱毒,緩解痙攣。
  2. 豁痰開竅: 羚羊角能豁痰開竅,醒神定志。對於熱邪入絡、痰熱矇蔽心竅所致的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羚羊角可起到疏通經絡、化痰開竅之效,幫助恢復神志。

因此,犀羚散中加入羚羊角,是基於其清熱解毒、豁痰開竅的藥理作用,以達到治療熱毒熾盛、神志不清等病症的目的。

主治功效


痘瘡。紫黑乾枯,變黑歸腎,身如火炙之熱,不瀉者。

傳統服藥法


烏犀角、羚羊角。
上二味磨冷水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犀羚散, 出處:《夀世保元》卷八。 組成:烏犀角、羚羊角。 主治:痘瘡。紫黑乾枯,變黑歸腎,身如火炙之熱,不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