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將軍湯

加味將軍湯

JIA WEI JIANG JU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學探驪集》卷五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3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肝經 25%
胃經 12%
大腸經 12%
肺經 12%
腎經 12%
心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將軍湯中加入犀角,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犀角性寒,味苦鹹,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鎮驚安神之效。對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熱性疾病,如高熱神昏、神志不清、吐血衄血、癰腫瘡毒等,有較好的療效。

二、 名貴藥材,珍貴稀有: 古代醫家認為犀角具有獨特的藥效,且資源稀少,價格昂貴,因此成為高貴藥材,被用於治療危重疾病。

然而,由於犀牛瀕臨滅絕,現今已禁止使用犀角入藥。

加味將軍湯中加入羚羊角,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功效,與方劑整體的治療目的相契合。

羚羊角味鹹寒,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平肝熄風之效。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神昏譫語、痙攣抽搐等症狀,而羚羊角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平肝熄風作用則能緩解患者的痙攣抽搐症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此外,羚羊角還有鎮靜安神之效,有助於改善患者神昏譫語的症狀,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加味將軍湯之傳統功效分析

此方主治「狂病」,其症狀描述包括:

  1. 陽亢神亂: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為典型陽明熱極、躁動不安之象,屬中醫「陽狂」範疇。
  2. 痰火擾神:「妄見妄言」多因熱邪燔灼心包,痰濁蒙蔽清竅所致。
  3. 氣血逆亂:「打人駡人」反映肝膽火熾、氣血上沖,神明失守。

此證機理為 熱毒壅盛、痰火內擾,病位涉及 陽明胃腑、心肝二經,治法當瀉火解毒、涼血熄風。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犀角(犀牛角)

  • 功效:涼血解毒、清心定驚。
  • 機理:直入心肝血分,清解熱毒,針對狂病之「神昏譫語」「血熱妄動」。

2. 羚羊角

  • 功效:平肝熄風、清熱鎮痙。
  • 機理:抑肝陽上亢,防止熱極生風,緩解肢體躁動、抽搐等風象。

3. 真錦紋川軍(大黃)

  • 功效:瀉下攻積、瀉火逐瘀。
  • 機理
    • 通腑瀉熱:大劑量(4兩)峻下陽明實熱,使火毒從腸道而出,符合「陽明病主狂」之論。
    • 釜底抽薪:熱邪得泄,上擾心神之勢自減,搭配空腹服藥,增強瀉下效力。

4. 酒、香油與楊枝攪拌之用意

  • 燒酒:辛熱行散,助藥力速行,兼反佐大黃苦寒之性。
  • 香油:潤腸防峻瀉傷陰,亦能解毒。
  • 楊枝攪拌:古法認為楊柳具清熱祛風之效(如《本草綱目》載楊枝「去風熱腫毒」),或取其疏導經絡、散熱解毒之象。

全方配伍思想

此方以 「瀉火解毒」為核心,融合三法:

  1. 清心涼血(犀角)→ 治標(神亂)。
  2. 平肝熄風(羚羊角)→ 防變(動風)。
  3. 通腑瀉熱(大黃)→ 治本(陽明實熱)。

特色

  • 峻下與涼潤並行:大黃瀉實搭配香油潤腸,減緩峻烈之弊。
  • 酒劑助藥勢:以酒為引,突破血腦屏障(古謂「上行入腦」),增強藥效。

適用證候
狂病屬 陽明腑實夾心肝火熾者,症見熱、狂、躁、實,非虛證所宜。

傳統服藥法


犀牛角2錢,羚羊角2錢,真錦紋川軍4兩。
水煎,溫服。早晨空心服藥,俟其大瀉後,至晚不可與食。其人不能飲燒酒者,用燒酒4兩,香油2兩,能飲2兩者,用燒酒6兩,香油3兩,折楊枝百根,皆6寸許,將油、酒對一處,用楊枝攪之,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將軍湯, 出處:《醫學探驪集》卷五。 組成:犀牛角2錢,羚羊角2錢,真錦紋川軍4兩。 主治:狂病或登高而歌,或棄衣而走,或妄見妄言,或打人駡人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