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補腎羚羊丸

清肝補腎羚羊丸

QING GAN BU SHEN LING YA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34

熱/寒比例

極寒 (0.1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心經 18%
肺經 18%
腎經 13%
胃經 11%
膀胱經 7%
大腸經 5%
肝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清肝補腎羚羊丸中包含羚羊角,其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羚羊角味鹹寒,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療熱病煩躁、神志不清、高熱驚厥等症。
  • 平肝熄風: 羚羊角能平息肝陽上亢之風,具有鎮靜安神、熄風止痙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肝風內動導致的眩暈、頭痛、抽搐等症。

羚羊角在清肝補腎羚羊丸中與其他藥材配伍,可達到清熱解毒、平肝熄風、補腎益精的功效,對於肝腎陰虛、肝陽上亢、熱病煩躁等症具有較好的療效。

「清肝補腎羚羊丸」中加入「大青鹽」,其原因主要有二:

  1. 清熱解毒,瀉火涼肝:大青鹽性寒,味苦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涼肝之效。可針對肝火旺盛、肝熱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口苦咽乾、煩躁易怒等症狀,起到清熱瀉火的作用。
  2. 引藥入腎,助腎降火:大青鹽味鹹,入腎經,可引藥入腎,並輔助腎經清熱降火。對於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所致的耳鳴耳聾、腰膝酸軟、盜汗虛熱等症狀,起到滋陰降火、補腎固精之效。

因此,大青鹽在「清肝補腎羚羊丸」中,可起到清熱解毒、瀉火涼肝,並引藥入腎、助腎降火的作用,達到清肝補腎、滋陰降火的功效。

清肝補腎羚羊丸方劑中包含犀角,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犀角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古籍中記載其能清心火、解熱毒、治神志不清、癲癇抽搐等症。在清肝補腎羚羊丸中,犀角主要用於治療肝火旺盛、熱毒上攻所致的各種症狀,如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煩躁不安等。
  2. 傳統醫學觀點:犀角在傳統醫學中被視為珍貴藥材,具有特殊功效。清朝時期,犀角被列為「四大名貴藥材」之一,並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疾病。由於其稀缺性,民間對犀角藥用價值抱有極高的期望,因此常被加入藥方中。

然而,隨著犀角的稀缺和瀕危,現今已禁止使用犀角入藥。因此,清肝補腎羚羊丸方劑中應以其他藥材替代犀角,以達到同樣的療效。

「清肝補腎羚羊丸」方劑中包含「百草霜」,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瀉火除煩: 百草霜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的功效,可清肝火,解腎熱,並緩解因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昏眼花、心煩口渴等症狀。
  2. 滋陰潤燥,平肝熄風: 百草霜亦可滋陰潤燥,平肝熄風,有助於緩解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膝痠軟等症狀。

因此,百草霜在「清肝補腎羚羊丸」方劑中扮演著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整體療效的發揮。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目內障」及「少年、老年眼目視物不明」,屬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所致目疾。古代醫家認為,肝開竅於目,腎藏精,精血上注則目明。若肝腎陰虛,精血不能上承,則見視物昏矇、內障漸生。本方以補益肝腎為本,兼清肝明目,針對虛中夾熱之病機,尤適年老體衰或少年用眼過度之虛性目疾。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羚羊角

    • 性寒味鹹,歸肝、心經,古代以「乳浸法」炮製,取其滋陰清肝之效。
    • 主清肝火、熄風,兼能明目,尤善治肝熱目赤、內障昏花。乳製後增強養陰潤燥之性,緩其峻烈。
  2. 犀角尖

    • 性寒味苦酸,歸心、肝經,同以乳浸法炮製,清熱涼血、解毒定驚。
    • 與羚羊角配伍,增強清肝潛陽之力,針對肝血虛熱上擾目竅之病機。
  3. 青鹽(煅)

    • 鹹寒入腎,煅後質地鬆脆,利於藥效釋放。
    • 引藥下行入腎,兼助滋陰降火,平衡羚羊、犀角之上行清熱之性,使火降而陰復。
  4. 百草霜(飛細)

    • 為鍋底煙墨,性溫味辛,歸肝、肺經,質輕上浮。
    • 止血化瘀,兼能「明目」(《本草綱目》載),可防肝熱傷絡,輔助清散目中濁滯。
  5. 健豬肝

    • 取「以肝補肝」同氣相求之理,煮熟搗爛為丸,補養肝血。
    • 豬肝甘苦溫,富含血質,助羚羊角、犀角清熱後之精血補充,標本兼顧。

全方邏輯

  • 清補並行:羚羊角、犀角清肝熱,豬肝、青鹽補肝腎之陰,虛熱同治。
  • 升降相因:青鹽引熱下行,百草霜輕揚散濁,調暢氣機以利目絡通暢。
  • 炮製增效:乳浸法柔化羚羊角、犀角寒峻之性,契合「肝體陰用陽」特性,避免苦寒傷正。

原理總結
此方從肝腎論治,清熱不傷陰,補虛不滯熱,以「清肝熱、填腎精、養肝血」三法共奏明目之效,適用於肝腎陰虛兼熱象之視物昏矇。

傳統服藥法


羚羊角(1枚,鎊研,紙包,縛有乳婦人乳上1宿,次日研)1兩,青鹽2兩(煅),犀角尖5錢(制同羚羊角法),百草霜(飛細)3錢。
健豬肝1具,煮熟搗萬下和丸。
每服2錢,空心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肝明目、補腎益精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白內障內障

相同名稱方劑


清肝補腎羚羊丸, 出處:《瘍醫大全》卷十一。 組成:羚羊角(1枚,鎊研,紙包,縛有乳婦人乳上1宿,次日研)1兩,青鹽2兩(煅),犀角尖5錢(制同羚羊角法),百草霜(飛細)3錢。 主治:目內障。少年、老年眼目視物不明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