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50%
肝經 50%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腰痛

傳統服藥法

杜仲1大斤。上切,分作十四劑。
每夜取1劑,以水1大升,浸至五更,煎至三分之二,濾取汁,以羊腎3-4枚(切),下之,再煮3-5沸,如作羮法,空腹頓服;用鹽、酢和之亦得。
(《普濟方》卷一五六引《十便良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遺精
腰骶痛
肺結核
前列腺炎
胃及十二指腸炎
百日咳
低血壓
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
支氣管炎
肺氣腫
慢性腎衰竭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
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
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
營養不良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

相同名稱方劑

補腎湯, 出處:《普濟方》卷二十九。 組成:芒消2兩,礬石2兩(熬汁盡),大豆。 主治:腎氣不足。

補腎湯, 出處:《本草圖經》引《崔元亮海上方》(見《證類本草》卷十一)。 組成:杜仲1大斤。 主治:腰痛。

補腎湯, 出處:《本草圖經》引《箧中方》(見《證類本草》卷十二)。 組成:杜仲1大斤,五味子半大升。 主治:腰痛。

補腎湯,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 組成:破故紙(酒炒)、小茴(鹽酒炒)、玄胡索、牛膝(去蘆,酒洗)、當歸、杜仲(酒炒)、黃柏(酒炒)、知母(酒炒)。 主治:一切腰痛。

補腎湯, 出處:《三因》卷七。 組成:人參1兩,茯苓1兩,白朮1兩,黃耆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沉香4錢,木瓜1兩半,羌活半兩,甘草(炙)1分,川芎1分,紫蘇3分。 主治:溫脾補腎。主治:寒疝入腹,上實下虛,小腹(疒丂)痛,時復泄瀉,胸膈痞滿,不進飲食。

補腎湯, 出處:《脈症正宗》卷一。 組成: 補腎湯(《三因》卷七。)出處:《三因》卷七。組成:人參1兩,茯苓1兩,白朮1兩,黃耆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沉香4錢,木瓜1兩半,羌活半兩,甘草(炙)1分,川芎1分,紫蘇3分。主治:溫脾補腎。主治:寒疝入腹,上實下虛,小腹(疒丂)痛,時復泄瀉,胸膈痞滿,不進飲食。 。 主治:補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杜仲湯

相似度 100%

杜仲威靈仙散

相似度 66%

腰痛立安散

相似度 66%

住痛散

相似度 66%

壯骨散

相似度 66%

菟絲子丸

相似度 66%

利腰丹

相似度 66%

桃蜜膏

相似度 66%

千斤保命丸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