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四神散

茴香四神散

HUI XIANG SI SHE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6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胃經 18%
脾經 12%
腎經 6%
膀胱經 6%
心經 6%
大腸經 6%
肺經 6%
膽經 6%
三焦經 6%
肝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心經
大腸經
肺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茴香四神散中包含茴香,乃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因寒邪侵襲導致的胃脘冷痛、腹痛、腹脹等症狀。
  2. 促進消化,行氣消食: 茴香能促進胃腸蠕動,增進消化液分泌,有助於消食積滯,緩解食積不化、消化不良等問題。

因此,茴香四神散中加入茴香,旨在發揮其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以及促進消化、行氣消食的功效,以達到治療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等症狀的目的。

茴香四神散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其能疏理脾胃氣機,緩解胃脘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與茴香、神麴等藥材共同發揮消食導滯、理氣止痛的功效,改善消化功能。
  2. 溫中散寒: 木香性溫,能溫中散寒,與神麴、茯苓等藥材協同作用,溫暖脾胃,緩解寒邪阻滯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總而言之,木香的加入既能改善消化功能,又能溫暖脾胃,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達到治療胃脘脹痛、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症狀的效果。

茴香四神散中加入穿山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通經下乳: 穿山甲性味辛、涼,入肝、胃經,具有通經活絡、散結消腫之效。對於乳汁不通、乳房脹痛等症狀,穿山甲能疏通乳腺,促進乳汁分泌,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改善哺乳期乳汁不足問題。
  2. 化瘀消腫: 穿山甲亦有化瘀消腫之功,可改善因氣血瘀阻導致的乳房腫脹、疼痛等症狀。茴香四神散中加入穿山甲,可以提高整體的消腫止痛效果,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茴香四神散中加入全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止痛解痙: 全蠍性寒,入肝經,有疏散風寒、止痛解痙的功效,可與茴香、川芎等藥物協同作用,增強祛風止痛的效果,適用於風寒濕邪所致的腹痛、腰痛等症狀。
  2.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全蠍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經絡不通、血脈瘀阻引起的疼痛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全蠍的加入,使茴香四神散的功效更加全面,能更好地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茴香四神散傳統功效分析
此方主治「諸疝痛」,意指各類疝氣引起的疼痛。中醫理論中,疝痛多與肝經氣滯、寒凝絡脈,或氣血瘀阻相關,常見少腹牽引陰囊脹痛,發作時劇烈難忍。其功效推測以溫通行氣、散結止痛為主,針對寒邪凝滯或氣機不暢所致疝痛。

組成與治療原理

  1. 小茴香

    • 性辛溫,歸肝、腎、脾經,為治疝要藥。能溫腎散寒、疏肝理氣,善解下焦寒凝氣滯,傳統多用於寒疝腹痛。
    • 主導作用:驅散下焦寒濕,調暢氣機。
  2. 南木香(廣木香)

    • 辛香行散,專入氣分,可通調三焦滯氣。輔助小茴香增強行氣止痛之力,尤其緩解脹滿、氣逆攻痛。
    • 協同邏輯:氣行則寒散,避免寒凝復結。
  3. 川山甲(炮)

    • 炮製後減其峻性,保留通絡散結之效。其性走竄,能破瘀通經,針對久痛入絡、氣血瘀阻之疝。
    • 關鍵作用:透達經絡瘀滯,化解疝痛深層結聚。
  4. 全蠍(微炒)

    • 炒後毒性稍減,仍具搜風通絡、解痙止痛之能。肝經絡脈拘急時,全蠍可熄風止痙,緩解突發性絞痛。
    • 配伍深意:風勝則動,疝痛驟發如風象,全蠍鎮之。

整體方義

  • 溫通結合化瘀:小茴香配木香溫散寒氣,山甲、全蠍破解瘀滯,形成「氣血同治」結構。
  • 標本兼顧:既解當下劇痛(治標),又通絡散結防復發(治本),符合疝病「久病多瘀」的特性。
  • 酒水同煎:酒性辛熱助藥力直達下焦,加強溫通效果,適用於陰寒積聚之證。

適用辨證要點
此方宜於寒疝氣滯夾瘀之證,見少腹硬滿、痛引睪丸、遇寒加劇、脈沉弦者。若屬濕熱下注或陰虛疝痛,則非所宜。

傳統服藥法


小茴香、南木香、川山甲(炮)、全蠍(微炒)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半兩,酒、水各半盞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茴香四神散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茴香四神散, 出處:《醫統》卷六十引《醫學發明》。 組成:小茴香、南木香、川山甲(炮)、全蠍(微炒)各等分。 主治:諸疝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