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石性甘淡、寒、無毒。主治利水通淋、清解暑熱、祛濕斂瘡。用於熱淋、石淋、尿熱澀痛、暑濕煩渴、濕熱水瀉、外治濕疹、濕瘡、痱子。
大黃性苦寒、主治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常用於治療實熱便秘、積滯腹痛、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
雷丸性苦,寒,有小毒《本經》:"味苦,寒"《別錄》:"鹹,微寒,有小毒《綱目》:"甘微苦,平"《醫林纂要》:"苦酸鹹,寒"。主要功效消積,殺蟲。治蟲積腹痛,疳疾,風癇。《本經》:"主殺三蟲,逐毒氣,胃中熱,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膏,除小兒百病。"《別錄》:"逐邪氣,惡風汗出,除皮中熱、結積,白蟲、寸白自出不止。"《藥性論》:"能逐風,主癲癇狂走,殺蛔蟲。"《玉楸藥解》:"清熱疏肝,殺寸白蟲,軀風除癇,止小兒汗。"《陝西中藥志》:"消積殺蟲,清熱解毒。治蟲積腹痛,小兒疳積,胃中熱,對縧蟲病療效較顯著。"
麻黃性辛微苦溫。主治宣肺氣、散風寒、發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消腫。可治療風濕痹痛關節痛、頭痛鼻塞、咳嗽氣喘、風疹瘙癢...等等。
苦參性味苦、寒。主治清熱燥濕、殺蟲、利尿。 用於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外治滴蟲性陰道炎。
石膏性辛甘寒、無毒。主治解肌清熱、除煩止渴。用於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狂、口渴咽乾、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胃火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癰疽瘡瘍潰不收口、湯火燙傷。
性。主治清熱燥濕、平喘止咳、明目。治細菌性痢疾、腸炎、白帶、慢性氣管炎、目赤腫痛、迎風流淚、牛皮癬。
七物浴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九。 組成:滑石屑2兩,大黃2兩,雷丸30枚,麻黃1兩半,苦參1兩,石膏半兩,秦皮1兩。 主治:小兒小便不通,發熱腹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