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雷丸湯中包含雷丸,主要是因為雷丸具有顯著的消積導滯功效。雷丸性溫,味苦,入脾胃經,善於消食積,化瘀滯。對於脾胃虛弱、飲食不節、積食停滯所致的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雷丸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此外,雷丸還具有殺蟲止癢之效,可以治療由寄生蟲引起的皮膚瘙癢、腹痛等疾病。在雷丸湯中,雷丸的加入不僅能夠消積導滯,更可以增強整體方劑的療效,達到治病的目的。
雷丸湯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其瀉熱解毒之效。
- 瀉熱: 雷丸湯主要針對熱毒壅盛、腹痛便祕等症,而大黃性寒,入大腸經,能清熱瀉火,降解體內熱毒,緩解便祕。
- 解毒: 大黃具有較強的解毒作用,能解熱毒、消腫止痛,與雷丸等藥物配合,可增強其清熱解毒之效,有效治療熱毒內蘊所致的各種疾病。
因此,雷丸湯中加入大黃,可起到瀉熱解毒,清熱通便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雷丸湯中加入苦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燥濕:苦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雷丸湯主治濕熱蘊結、脾胃不和所致的腹痛、泄瀉、痢疾等症,而苦參可清熱燥濕,使脾胃恢復正常運作,達到止瀉止痛的效果。
- 殺蟲止癢:苦參對於寄生蟲有抑制作用,可有效殺滅腸道寄生蟲,例如蛔蟲、蟯蟲等,從而解決寄生蟲引起的腹痛、腹瀉等問題。
因此,苦參在雷丸湯中起着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雷丸湯中加入黃芩,主要是因為其苦寒之性,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雷丸本身具有燥濕化痰、解毒止痛的功效,但其性偏燥,易傷脾胃。而黃芩則能清熱降火,防止雷丸燥熱傷陰,並配合雷丸的燥濕作用,更有效地清除濕熱。此外,黃芩還能解毒消腫,與雷丸共同發揮抗炎止痛的作用,使療效更加顯著。
雷丸湯中包含丹參,主要是因為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止痛的功效。
雷丸湯主要用於治療瘕瘕積聚,症狀包括腹痛、腹脹、面色蒼白、身體虛弱等。丹參能促進血液循環,清除瘀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緩解腹痛、腹脹等症狀。同時,丹參的涼血功效也能緩解因瘀血引起的疼痛和腫脹。
因此,丹參在雷丸湯中起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雷丸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解毒消腫:雷丸湯主治熱毒壅盛所致的癰腫瘡毒,而石膏性寒,味甘辛,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功效,可以有效控制熱毒,緩解局部腫痛。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雷丸湯中其他藥材如雷丸、黃連、黃柏等,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石膏的加入可以增強這些藥材的功效,協同作用,更好地治療癰腫瘡毒。
因此,石膏在雷丸湯中起着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重要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主治功效
雷丸湯
雷丸湯是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有雷丸、大黃、苦參、黃芩、丹參、石膏。
雷丸
雷丸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等功效。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苦參
苦參味苦、性寒,歸肝、心、肺、腎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丹參
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石膏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適應症
雷丸湯主治嬰兒突然發燒或發熱煩躁。
禁忌
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總結
雷丸湯中雷丸、大黃、苦參、黃芩、丹參、石膏均具有清熱等功效,合用則具有更強的清熱解毒、瀉火涼血之功。雷丸湯以清熱藥為主,治瘡瘍腫痛,官府熱毒等證。
傳統服藥法
雷丸20枚,大黃4兩,苦參3兩,黃芩1兩,丹參2兩,石膏3兩。上(口父)咀。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半,浴兒,避目及陰,浴訖以粉粉之,勿厚衣,一宿復浴。
(《幼幼新書》卷十九引《嬰孺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雷丸湯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相同名稱方劑
雷丸湯, 出處:《千金》卷五。 組成:雷丸20枚,大黃4兩,苦參3兩,黃芩1兩,丹參2兩,石膏3兩。 主治:小兒忽寒熱或小兒煩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