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典籍: 《金鑑》卷五十五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皂刺性辛、溫。主治消毒透膿、搜風、殺蟲。主癰疽腫毒、瘰癧、瘡疹頑癬、產後缺乳、胎衣不下、癘風。
大黃性苦寒、主治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常用於治療實熱便秘、積滯腹痛、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
皂刺大黃湯, 出處:《金鑑》卷五十五。 組成:皂刺、生川大黃各等分。 主治:小兒便血,臟毒初起,肛門腫痛,或小兒積熱太盛,肛門作腫,大便艱難,努力翻出,肛脫不還。
相似度 100%
相似度 80%
相似度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