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皂棘散

ZAO JI SAN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0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心經 22%
肺經 19%
脾經 15%
胃經 14%
肝經 7%
心包經 7%
膽經 7%
大腸經 4%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癰疽。

傳統服藥法

川芎半兩,甘草(生)1兩,乳香1分,皂莢刺(燒,帶生存性)4兩。
托毒排膿。
上為末。
每服2錢,溫酒調下。

方劑組成解釋

川芎性味辛、溫。主治活血祛瘀;行氣開鬱;祛風止痛。用於頭痛眩暈、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腥痛、症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癰疽瘡瘍等症。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乳香性苦,辛,溫。主治活血行氣;通經止痛;消腫生肌。用於心腹諸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瘡癰腫痛、心腹疼痛、風濕痹痛、經閉痛經、腸癰。外用於消腫生肌、瘡潰不斂。

皂莢性辛、鹹、溫、有毒。主治祛風痰、除濕毒、殺蟲。 治中風口眼歪斜、頭風頭痛、咳嗽痰喘、腸風便血、下痢噤口、癰腫便毒、瘡癬疥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皂棘散, 出處:《直指》卷二十二。 組成:川芎半兩,甘草(生)1兩,乳香1分,皂莢刺(燒,帶生存性)4兩。 主治:托毒排膿。主治:癰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皂莢湯

相似度 66%

內補當歸湯

相似度 60%

香蛤散

相似度 57%

闢瘟湯

相似度 57%

探胎散

相似度 57%

芎草散

相似度 57%

淨心散

相似度 57%

芎黃湯

相似度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