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黃款冬花散

雄黃款冬花散

XIONG HUANG KUAN DONG HUA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3.8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6%
心經 21%
肝經 21%
胃經 21%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雄黃款冬花散中包含款冬花,主要原因如下:

  1. 潤肺止咳:款冬花性溫,味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之功效。此方中,款冬花與雄黃相配,可增強潤肺止咳之效,對於寒咳、燥咳、痰多等症狀有良好效果。
  2. 解毒消腫:雄黃具有解毒消腫、殺蟲止癢之功效。款冬花則可輔助雄黃,使其毒性得以減緩,並增強解毒消腫之效,對於瘡瘍腫毒、毒蛇咬傷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雄黃款冬花散中包含雄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殺蟲: 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殺蟲之效。其可驅除體內外寄生蟲,如疥癬、風疹等,並能治療毒蛇咬傷、瘡瘍腫毒等。
  2. 燥濕止癢: 款冬花性溫,味甘,具有潤肺止咳、化痰止癢之效。配合雄黃的解毒殺蟲作用,能有效治療濕疹、皮癬等皮膚病症,達到燥濕止癢的效果。

因此,雄黃款冬花散中加入雄黃,可以發揮其解毒殺蟲和燥濕止癢的作用,治療皮膚病症,達到良好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雄黃款冬花散中藥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肺痿喘嗽,痰涎壅盛」,屬肺氣虛弱、痰濁壅滯之證。「肺痿」指肺葉萎弱不用,多因久咳傷肺,津氣耗損,痰飲內停所致;「喘嗽」為氣逆咳喘,伴痰多黏稠,反映肺失宣降、痰阻氣道之病機。古代醫家以藥煙熏嗅,直接作用於肺系,旨在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適用於痰濕壅盛、呼吸不暢之證。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1. 款冬花(半兩)

    • 性味辛溫,歸肺經,傳統用於潤肺下氣、止咳化痰。其辛散之性可開宣肺鬱,溫潤之質能緩和燥咳,尤其擅治久嗽痰喘,與肺痿痰盛之病機相合。
  2. 佛耳草(鼠麴草,半兩)

    • 性味甘平,具化痰止咳、祛風濕之效。民間常用於痰多氣喘,能助款冬花化解痰濁,且其輕清之性利於藥煙上浮,直達肺竅。
  3. 明雄黃(一錢,研)

    • 性辛溫有毒,歸肝、大腸經,傳統用於解毒殺蟲、燥濕祛痰。此處取其溫燥之性,化頑痰、通氣道,兼殺蟲避穢(古代認為痰嗽或與蟲積、瘴氣相關),少量研末熏嗅,避其內服毒性而發揮局部藥效。

三、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 宣化痰濁:款冬花與佛耳草協同,一溫一平,潤燥相濟,化解肺中膠結之痰。
  • 辛通開竅:雄黃辛溫走竄,助藥力透達痰壅之處,改善氣道阻塞。
  • 藥煙熏吸:此為古代「嗅法」外治,使藥性隨煙氣自鼻入肺,直接作用於呼吸道,迅速宣通肺氣,適合痰壅喘急之症,避免內服藥物耗傷正氣。

四、推論可能功效
此方側重「痰濁壅肺」之實證,通過熏嗅藥煙:

  1. 即刻止咳:煙氣辛散,刺激呼吸道黏膜,促進痰液排出。
  2. 局部抗炎:雄黃抑菌、款冬花緩解痙攣,可能減輕氣道炎症。
  3. 調節氣機:宣發肺鬱,改善痰阻氣逆之喘嗽,符合「肺以通為用」之理。

總結
全方以化痰為核心,配合外治薰鼻法,針對痰濕壅肺之急症,體現古代「急則治標」與「肺系局部用藥」之思維。然其效偏辛燥,若肺陰虧虛之乾咳或無痰者,未必適用。

傳統服藥法


款冬花半兩,佛耳草半兩,明雄黃1錢(研)。
上為末,置於碗內,停灰火上,鑠藥熏,紙蓋碗口留眼。
頻嗅吸藥煙。其嗽即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氣喘肺癌多痰四肢痿軟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雄黃款冬花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十七。 組成:款冬花半兩,佛耳草半兩,明雄黃1錢(研)。 主治:肺痿喘嗽,痰涎壅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