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黃油
XIONG HUANG YOU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八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熱 (2.13)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肝經 33%
胃經 33%
心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雄黃油]中包含[雄黃],因為雄黃具有解毒燥濕、祛風止癢的作用。雄黃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濕氣和毒素,改善由濕邪或風邪引起的皮膚問題,如濕疹和風疹。其解毒作用對於清除內熱、減輕炎症有很好的效果。中醫中,雄黃被用於多種皮膚病的治療。在[雄黃油]中加入雄黃,能夠增強方劑的解毒和祛風效果,對於由風濕或濕熱引起的皮膚問題有顯著改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雄黃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錄於古代醫籍,主治「小兒飛蟲入耳」。古代環境中,昆蟲誤入耳道的情況較為常見,尤其小兒活動範圍大且缺乏自保意識,易受此擾。雄黃油以局部外用方式,針對性地驅蟲、殺蟲,並緩解異物刺激所致的不適。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雄黃(1分)
-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肝、大腸經。
- 傳統功效:具殺蟲、解毒、燥濕之效,古方多用於疥瘡、蛇蟲咬傷及驅避蚊蟲。《神農本草經》載其「主寒熱,鼠瘻惡瘡,疽痔死肌,殺精物惡鬼邪氣百蟲毒」。
- 作用原理:雄黃含硫化砷(AsS),其辛溫毒性可麻痹蟲體,迫使蟲類退出或死亡;同時對耳道黏膜輕微刺激,可能誘發蟲體移動外逃。
麻油(調和用)
- 性味歸經:甘、涼,歸大腸經。
- 傳統功效:潤燥、解毒、消腫。
- 作用原理:作為基質,麻油能稀釋雄黃毒性,避免局部過度刺激;其黏稠性可包裹蟲體,限制活動,並潤滑耳道,輔助蟲體排出。
三、治療原理綜述
此方以「毒攻毒」為核心邏輯:
- 殺蟲驅蟲:雄黃毒性直接作用於蟲體神經系統,使其癱瘓或死亡。
- 物理協同:麻油黏滯性與潤滑性,減少蟲體附著耳道內壁,便於取出。
- 局部緩解:麻油滋潤耳道,減輕異物摩擦引起的紅腫不適。
四、衍生推論
若蟲體已深入耳道,此方或可誘導其反向爬出;若蟲體死亡,需後續以器械或沖洗法清除殘骸。方中雄黃用量極輕(1分),且麻油調和,反映古代對毒性藥物外用安全性的權衡。
此方體現中醫「簡便驗廉」的急救思維,針對特定急症(蟲入耳)選用局部速效之法,契合古代生活環境需求。
傳統服藥法
雄黃1分。
上研細。
以麻油調抹耳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雄黃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一。 組成:雄黃1分。 主治:小兒飛蟲入耳。
雄黃油, 出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組成:雄黃(研末)6g,甘油20ml。 主治:女陰潰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