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嗽煙筒」中包含「款冬花」,主要原因有二:
- 潤肺止咳: 款冬花味甘性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嗽煙筒方劑主治肺燥咳嗽,痰少或無痰,伴有口乾咽燥等症狀,款冬花可潤燥止咳,使肺氣通暢,痰液易於咳出。
- 宣肺降氣: 款冬花亦能宣肺降氣,可緩解肺氣鬱結、氣逆上衝所致的咳嗽。咳嗽時,患者常感胸悶氣促,款冬花能宣肺開竅,使肺氣下降,改善呼吸不暢的症狀。
綜上所述,款冬花在「嗽煙筒」方劑中發揮潤肺止咳、宣肺降氣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肺燥咳嗽等症狀。
嗽煙筒方劑中的雄黃,主要作為一種具有解毒和消炎作用的中藥成分。雄黃(Arsenic Sulfide)是由硫化砷組成,傳統中醫認為其性味辛、苦,寒涼,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在治療咳嗽、咽喉腫痛等病症時,雄黃可促進痰液的排出,減輕炎症,並有助於緩解由於內熱或痰濕所引起的咽喉不適。
此外,雄黃在古代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疾病的治療,包括瘡瘍、癰腫等,因其具有良好的殺菌消腫效果。然而,需注意的是,雄黃含有砷成分,臨牀使用時應謹慎,以避免可能的毒副作用。因此,雖然雄黃的藥理作用與咳嗽及相關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相關,但其使用必須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以保證安全與有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嗽煙筒」的傳統古代功效主治為「痰嗽久遠者」,意指此方針對長期不癒的痰嗽症狀,適用於痰濕壅肺、咳嗽遷延難癒之證。其用法以燻煙吸入,直接作用於呼吸道,結合茶湯送下,協同化痰止咳。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佛耳草(鼠麴草)
性味甘平,傳統用於止咳化痰,尤其擅長緩解慢性咳嗽。其質輕上浮,適合燻煙法,能宣肺氣、化濕痰,針對久嗽肺氣不宣之病機。款花(款冬花)
味辛性溫,專入肺經,為治嗽要藥。《本草正》載其「潤肺消痰,止咳定喘」,能溫化寒痰,並潤肺燥,與佛耳草協同增強化痰止咳之效,兼顧寒痰與燥痰。鵝管石
為鐘乳石之一種,性溫味甘,傳統認為能溫肺氣、壯腎陽,治虛勞咳喘。此處用量輕,意在助陽氣以化痰飲,針對久嗽傷及肺腎之潛在病機。雄黃
辛溫有毒,具燥濕祛痰、殺蟲解毒之效。少量用之可加強化痰作用,並借其辛烈之性開泄痰結,適合頑痰久嗽。燻煙法可減低其毒性,保留藥效。
配伍邏輯:
- 燻煙吸入:藥物燃燒後,煙氣直達肺系,快速起效。此用法針對「肺為嬌臟,喜潤惡燥」之性,避開口服對脾胃的影響,尤其適合痰阻氣道之實證。
- 細茶湯送下:茶能清上焦之熱,兼防雄黃燥熱;茶湯送服可引藥下行,調和諸藥。
整體治療原理:
此方以溫化寒痰為主軸,結合燻煙法局部用藥,直接作用於呼吸道。佛耳草、款花宣肺化痰,鵝管石溫肺益氣,雄黃攻逐頑痰,四藥配合,共奏「溫肺化痰、止咳平喘」之效,適用於痰濁久鬱、肺氣不降之慢性咳嗽。其設計體現中醫「肺主氣」及「治上焦如羽」的治療思維,通過輕浮之藥與外治法的結合,針對痰嗽宿疾。
傳統服藥法
佛耳草2錢,款花2錢,鵝管石半錢,雄黃半錢。
上為末。
鋪艾上,捲起,燒煙吸入口內,細茶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嗽煙筒, 出處:《丹溪心法》卷二。 組成:佛耳草2錢,款花2錢,鵝管石半錢,雄黃半錢。 主治:痰嗽久遠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