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性甘、平。主治活血利水、祛風解毒、健脾益腎。主水腫脹滿、風毒腳氣、黃疸浮腫、腎虛腰痛、遺尿、風痹筋攣、產後風痙、口噤、癰腫瘡毒、藥物、食物中毒
黃柏性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於陰虛火旺、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盜汗骨蒸。
蕓苔子性《綱目》:"辛,溫,無毒"。主要功效行血,破氣,消腫,散結。治產後血滯腹痛,血痢。腫毒,痔漏。《千金·食治》:"主夢中洩精。"《綱目》:"行滯血,破冷氣,消腫散結。治產難,產後心腹諸疾,赤丹熱腫,金瘡血痔。"《安徽藥材》:"治血痢,腰腳痿痹,瘭疽,乳癰,痔瘡,湯火灼傷等。"《四川中藥志》:"能清虛脹,清肺,明目,治腹張,大便結;外用敷無名腫毒。"
桑白皮性甘、辛、寒。主治瀉肺平喘、行水消腫。治肺熱喘咳、吐血、水腫、腳氣、小便不利。
黃連性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龍骨性甘澀、平、無毒。主治鎮驚安神、斂汗固精、止血澀腸、生肌斂瘡。治驚癇癲狂、怔忡健忘、失眠多夢、自汗盜汗、遺精淋濁、吐衄便血、崩漏帶下、瀉痢脫肛、潰瘍久不收口。
海螵蛸性鹹、澀、微溫。主治除濕、制酸、止血、斂瘡。治胃痛吞酸、吐、衄、嘔血、便血、崩漏帶下、血枯經閉、腹痛症瘕、虛瘧瀉痢、陰蝕爛瘡。
雄黑豆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八。 組成:雄黑豆半升(緊小者是也),黃柏半斤(銼),芸苔子4兩,桑根白皮4兩(銼),黃連2兩(去須),龍骨2兩,烏賊魚骨4兩。 主治:金瘡疼痛,血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