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白連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止瀉: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脾胃經,能燥濕止瀉,收斂止血。白連散多用於治療濕熱下痢、脾虛泄瀉等病症,白礬能有效控制腹瀉,並防止濕邪入侵。
- 清熱解毒: 白礬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抑制腸道內細菌的生長,緩解腸道炎症,進一步達到止瀉的目的。
白連散中加入海螵蛸,主要考量其止嘔止瀉之效。海螵蛸味鹹,性平,入肝、脾、腎經,具有收斂止血、制酸止嘔、鎮驚安神之效。
白連散以白芷、連翹為主藥,主治風熱感冒,其症狀常伴有頭脹痛、鼻塞流涕、咽喉腫痛、咳嗽痰多等。而海螵蛸加入其中,能有效控制因風熱上擾所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狀,使其藥效更加全面。
白連散中包含黃連,主要是因為其 苦寒性 能夠有效 清熱解毒、瀉火燥濕。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胃經,具有清心瀉火、燥濕止瀉、解毒消腫等功效。
白連散常用於治療 熱毒蘊結、心煩失眠、口舌生瘡、濕熱瀉痢 等症,而黃連的苦寒之性正好可以 清泄心火、燥濕止瀉、解毒消腫,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目的。
白連散中加入龍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固澀: 龍骨性味甘鹹寒,入心、腎經,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白連散主治脾胃虛寒、泄瀉不止,而龍骨可以收斂腸胃,止瀉止痢,配合白芍、白朮等藥物,共同達到固澀止瀉的效果。
2. 安神定驚: 龍骨還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可以平息心神,緩解心悸不安。白連散中常加入茯苓、甘草等安神藥物,龍骨的加入可以加強安神定驚的效果,使治療效果更佳。
主治功效
白連散
中藥方劑「白連散」主要成分包括:白礬、海螵蛸、黃連、龍骨。此方劑具有止血、清熱解毒、燥濕、斂瘡、止瀉、止痢、安神、止驚等功效。
藥物組成介紹
海螵蛸:具有固澀止帶、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治療崩漏、帶下、月經過多、白帶過多、子宮濕熱、血瘀等症。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龍骨:味甘鹹,性微寒,具有安神止驚、止瀉、止血、健脾胃、澀精止遺、強筋骨等功效。龍骨善於安撫中樞神經系統,緩解精神緊張和焦慮不安。同時,龍骨能夠調節腸道蠕動,緩解腸胃不適和腹瀉。
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止血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等症狀。清熱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等症狀。止瀉方面,白礬可以治療痢疾、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燥濕方面,白礬可以治療身重、倦怠、乏力、四肢不溫、皮膚黏膩等症狀。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中毒、熱毒引發的疾病。
主治功效
- 耳朵流膿,並有膿液浸潤瘡口。
總結
中藥方劑「白連散」具有止血、清熱解毒、燥濕、斂瘡、止瀉、止痢、安神、止驚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耳朵流膿,並有膿液浸潤瘡口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白礬(枯)1兩, 烏賊魚骨1兩, 黃連1兩, 龍骨1兩。
上為末。
以綿裹棗核大塞耳中,日換3次。
《青囊秘傳》:外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白連散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是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
相同名稱方劑
白連散,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 組成:白礬(枯)1兩,烏賊魚骨1兩,黃連1兩,龍骨1兩。 主治:聹耳,出膿汁,浸淫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