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黃性辛、苦、溫、有毒。主治解毒殺蟲、燥濕祛痰、截瘧。用於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
地龍性味鹹、寒。主治清熱定驚、通絡、平喘、利尿。用於高熱神昏、驚癇抽搐、關節痹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肺熱喘咳、尿少水腫、高血壓等症。
地龍膏, 出處:《養老奉親》。 組成:白項地龍、茴香用時看多少。 主治:老人小便不通。
地龍膏, 出處:《普濟方》卷六十。 組成:活地龍(白頸者)5條,白梅肉2個,朴消2錢。 主治:纏喉風。
地龍膏,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五引李養齊方。 組成:雄黃、地龍糞、小麥面各等分。 主治:瘰癧末破者。
地龍膏,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九引《直指》。 組成:乾地龍不拘多少。 主治:小兒外腎腫硬,或疝,或風熱暴腫及陰瘡。
地龍膏, 出處:《雞峰》卷二十四。 組成:地龍3分,黃連3分,巴豆20個,黃蠟1兩,小油2兩。 主治:小兒胎風,並大人疥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