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地黃小煎方中使用生地黃,主要是考慮到其藥性偏涼,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能清熱涼血,尤其適用於熱病煩躁、血熱妄行等症。同時,生地黃還能滋陰潤燥,可緩解因陰虛火旺引起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狀。
因此,地黃小煎方中使用生地黃,是為了充分發揮其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地黃小煎方中添加蜂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緩解藥性,提高藥效:
地黃小煎以生地黃為君藥,性寒涼,擅長清熱涼血。蜂蜜則性平,味甘,具有潤燥止渴、滋陰養血的作用。二者配伍,可減緩生地黃的寒涼之性,並協同其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作用,更能達到治療效果。
2. 調和藥性,增進口感:
生地黃味甘苦,性寒,服用時口感較差。蜂蜜味甘甜,能掩蓋藥物的苦味,提高患者的服藥意願,並有助於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和利用。
地黃小煎方中加入豬脂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燥滑腸: 豬脂膏性潤滑,能滋潤腸道,緩解地黃的燥性,避免其過於滋膩,導致腸胃不適。
- 增進藥力: 豬脂膏能包裹藥物,有助於藥物在腸道內緩慢釋放,提高藥效吸收,使滋陰補腎的功效更加顯著。
總而言之,豬脂膏在方劑中扮演著潤滑腸道,增進藥力的重要角色,與地黃搭配使用,可使滋陰補腎之效更為顯著。
地黃小煎為一傳統中藥方劑,其中亞麻子的加入,主要取其潤腸通便與滋養肝腎之效。亞麻子富含α-亞麻酸,屬Omega-3脂肪酸,能滋潤腸道,改善便秘;同時,其所含的豐富纖維質,有助於增強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在中醫理論中,肝腎功能與血液循環息息相關,亞麻子能滋補肝腎,從而調節血液狀態,對防治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症有良好療效。此外,亞麻子還具有降血脂、抗炎等現代醫學認可的功效,綜合其多方面益處,使之成為地黃小煎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五勞七傷,羸瘦乾削」**為本方核心主治,此症屬傳統中醫「虛勞」範疇,具體表現為:
- 五勞:指心、肝、脾、肺、腎五臟氣血耗損所致的疲勞衰弱。
- 七傷:泛指多種內傷因素(如飲食、憂思、房勞等)導致的臟腑功能失調。
- 羸瘦乾削:形體消瘦枯槁,肌膚乾燥無澤,反映精血虧虛、陰液不足之象。
此方針對精血枯涸、陰損及陽的虛損狀態,通過滋養填補,使「瘦黑者肥充」,即改善因陰血不足導致的形體消瘦、面色晦暗,轉為豐潤充實。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藥物組成與配伍
乾地黃(末):
- 性味甘寒,主入肝腎,為滋陰養血要藥。《神農本草經》載其「填骨髓,長肌肉」,直接針對精血虧虛之本。
- 用量達「一升」,顯其為君藥,奠定全方滋陰填精基調。
蜂蜜:
- 甘平質潤,補中益氣、潤燥緩急,與地黃協同增強滋養效力。《本草綱目》稱其「和營衛,潤臟腑」,助地黃濡潤臟腑百骸。
豬脂:
- 動物油脂滋膩厚味,屬「血肉有情之品」,善補陰液、潤燥結。《千金方》多用於「虛羸少氣」,取其「潤膚、充形」之效。
胡麻油:
- 即黑芝麻油,甘平質潤,益精血、潤腸燥。《食療本草》言其「補五內,益氣力」,輔佐地黃強化填精功效。
(二)劑型與服法邏輯
- 製法:以銀器緩煎成膏,再製為小丸(梧桐子大),既保留滋膩藥性,又便於逐步吸收。
- 服法:初始少量(3丸),漸增至10丸,符合虛損證「緩補」原則,避免驟補壅滯。
(三)治療原理推導
精血同補,以陰涵陽:
- 地黃、胡麻油補肝腎精血,蜂蜜、豬脂潤脾肺之燥,全方側重滋陰,間接涵養陽氣(「陰中求陽」)。
- 陰血充足,則肌肉得充、皮毛得潤,故能改善「羸瘦乾削」。
厚味填下,固本培元:
- 方中多為滋膩厚重之品,直走下焦肝腎,填補精血虧空,契合「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內經》)之旨。
(四)現代理解延伸
- 此方組成富含脂溶性營養(如地黃苷、不飽和脂肪酸)、醣類及礦物質,可能通過調節代謝、促進營養吸收,改善慢性消耗狀態。
- 「瘦黑者肥充」或與調節內分泌(如腎上腺、甲狀腺功能)相關,然需進一步考證。
總結
地黃小煎以滋陰填精為核心,通過甘潤厚味之品潤養五臟,尤宜於精血長期耗損、形體枯槁之虛勞證。其組方體現「滋陰潤燥、填精充形」的傳統補虛思路,劑型設計亦符合久病緩圖之理。
傳統服藥法
乾地黃(末)1升,蜜2升,豬脂1斤,胡麻油半升。
久服,瘦黑者肥充。
上以銀器中煎令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丸,飲送下,日3次。稍加至10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滋陰補血、生津潤燥的功效,適合於五勞七傷、羸瘦乾削等症。
- 本方中生地黃、蜂蜜、豬脂膏、亞麻子均具有滋陰補血、生津潤燥的功效,可起到協同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滋陰補血、生津潤燥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
- 本方不宜與溫熱性藥物同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地黃小煎, 出處:《千金》卷十二。 組成:乾地黃(末)1升,蜜2升,豬脂1斤,胡麻油半升。 主治:久服,瘦黑者肥充。主治:五勞七傷,羸瘦乾削。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