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清地退火湯

JIA WEI QING DI TUI HU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痘疹會通》卷三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0.3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肺經 17%
胃經 14%
心經 14%
腎經 14%
大腸經 5%
脾經 5%
心包經 2%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膀胱經 2%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脾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1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清地退火湯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邪,清熱解表:羌活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邪、清熱解表之效。對於因風邪外襲、熱毒內盛所致的發熱、頭痛、惡寒等症狀,羌活能有效驅散風邪,清解熱毒,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清熱退火之功效。
  2. 通絡止痛,祛風除濕:羌活還有通絡止痛、祛風除濕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羌活能通經活絡,祛除風寒濕邪,緩解疼痛。在加味清地退火湯中,羌活能增強清熱解毒的同時,也能改善因熱毒入侵導致的疼痛不適。

加味清地退火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功效。適用於熱盛傷津、煩躁不安、口渴咽乾、舌紅苔黃等症。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石膏與其他清熱解毒藥材搭配,如黃芩、梔子等,能夠協同作用,增強清熱瀉火的效果,更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熱證症狀。

總之,石膏在加味清地退火湯中起到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可以更好地發揮該方劑的治療效果。

「加味清地退火湯」中加入知母,主要是針對其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知母味苦寒,入肺、腎經,善於清肺熱、降腎火。對於因肺熱上炎導致的咳嗽、口乾、咽痛,以及因腎陰不足,虛火上炎引起的潮熱盜汗、五心煩熱等症狀,都有良好的療效。

此外,知母還能滋陰潤燥,對於因燥熱引起的便祕、皮膚乾燥、口脣乾裂等症狀,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在「加味清地退火湯」中加入知母,可以更好地清熱瀉火、滋陰潤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加味清地退火湯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玄參味甘苦性寒,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之功效。適用於熱盛血燥、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
  2. 滋陰潤燥:玄參能滋陰潤燥,適合於陰虛火旺、津液不足所致的口乾舌燥、咽乾脣裂、便祕等症狀。

總而言之,玄參在加味清地退火湯中扮演著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重要角色,有助於緩解熱毒熾盛、陰虛火旺所導致的各種病症。

「加味清地退火湯」中加入紫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清熱涼血:紫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針對因熱毒蘊結而導致的發熱、口渴、咽痛、便祕、皮膚紅腫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
  2. 促進傷口癒合:紫草亦具有促進傷口癒合的功效,對於外傷感染、皮膚潰瘍等症狀,可以幫助消炎止痛、生肌長肉。

因此,在「加味清地退火湯」中加入紫草,既能清熱涼血,又能促進傷口癒合,達到綜合治療的效果。

「加味清地退火湯」中添加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若患者因熱毒瘀阻而出現血脈不通、疼痛等症狀,紅花可幫助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緩解疼痛。
  2. 涼血解毒:紅花亦具備涼血解毒的功效。在清熱解毒的過程中,紅花能幫助消除熱毒,降低體內炎症反應,促進機體恢復。

因此,在「加味清地退火湯」中添加紅花,不僅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更能促進熱毒的清除,達到清熱解毒、涼血化瘀的療效。

加味清地退火湯中加入當歸尾,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涼血:當歸尾性微寒,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止痛之效。可緩解因熱毒內蘊導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同時也能改善因血熱引起的皮膚紅腫、瘡瘍等。

2. 滋陰補血:當歸尾亦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可以改善因熱毒耗傷陰血導致的頭暈眼花、面色蒼白、四肢乏力等症狀。

因此,在加味清地退火湯中加入當歸尾,可起到清熱涼血、滋陰補血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更全面地治療熱毒內蘊、陰血虧虛所致的疾病。

加味清地退火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源於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並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當患者出現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或瘀血阻滯,引起皮膚發紅,瘡瘍腫痛等症狀時,牡丹皮可發揮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目的,進一步促進創傷癒合。

加味清地退火湯的組成中包含犀角,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犀角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可治療熱病、神昏、吐血、衄血等症狀。
  • 鎮驚安神:犀角具有鎮驚安神之效,可治療熱病、神志不清、驚厥等症狀。

然而,犀牛是瀕危動物,其角已被列為國際禁止交易的物品。因此,現代中醫已不再使用犀角,而是採用其他藥材來替代,例如水牛角、羚羊角等。

加味清地退火湯中加入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1. 瀉熱通便: 大黃味苦性寒,能瀉熱通便,對於熱毒蘊結腸胃、便祕腹痛者,可清熱解毒,通利大便,使熱毒得以排出,達到退火的效果。
  2. 清熱解毒: 大黃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能解熱毒之邪,並促進體內毒素的排泄,有助於緩解由熱毒引發的各種症狀,如口苦、咽痛、目赤等。

因此,大黃在加味清地退火湯中,扮演著清熱瀉火、解毒通便的重要角色,配合其他藥材,能有效地清除體內熱毒,改善相關症狀。

加味清地退火湯中包含「蚯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蚯蚓性寒,味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對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瘡瘍腫毒、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症狀,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2. 通經活絡,消瘀散結: 蚯蚓可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對於瘀血阻滯、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腫塊等症狀,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因此,加味清地退火湯中加入蚯蚓,可增強方劑清熱解毒、涼血消腫、通經活絡、消瘀散結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瘀不通等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加味清地退火湯

「加味清地退火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痘瘡露出紅點,表示熱毒強烈的症狀。

組成:

  • 羌活: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石膏: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 知母: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 玄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 紫草:具有清熱涼血、活血解毒、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 紅花:具有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功效。
  • 當歸尾: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
  • 牡丹皮: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 犀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定驚、解毒清肝之功效。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蚯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利水消腫的功效。

主治功效:

痘瘡露出紅點,表示熱毒強烈的症狀。

最後總結:

「加味清地退火湯」是由多種中藥材組成的複方中藥,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痘瘡露出紅點,表示熱毒強烈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羌活、石膏、知母、元參、豆根、紫草、紅花、歸尾、丹皮、犀角、大黃、蚯蚓。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痤瘡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清地退火湯, 出處:《痘疹會通》卷三。 組成:羌活、石膏、知母、元參、豆根、紫草、紅花、歸尾、丹皮、犀角、大黃、蚯蚓。 主治:痘瘡見點,熱毒俱盛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