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家傳涼驚丸中加入黃連,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瀉火、解毒定驚的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脾、胃經,具有清心瀉火、除煩安神、燥濕止瀉、解毒療瘡等作用。
對於驚癇症,黃連可以清心火、解熱毒,起到安神定驚的作用。同時,黃連也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減少驚厥發作的頻率和強度。
因此,將黃連加入家傳涼驚丸中,可以有效地緩解驚癇症狀,起到清熱解毒、安神定驚的功效。
家傳涼驚丸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止血安神之功效。
黃芩味苦寒,入肺、心、膽、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血安神之效。其性寒,可降肺火,清心火,並能止血安神。家傳涼驚丸多用於治療小兒高熱、驚風、煩躁不安等症狀,黃芩在此方中發揮清熱瀉火、安神定驚的作用,有助於平息熱邪,消除煩躁,穩定神志,達到涼驚的效果。
家傳涼驚丸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藥性。
梔子味苦寒,入心、肺、肝經,能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對於熱病引起的高熱、神昏、驚厥等症狀,梔子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緩解症狀。
此外,梔子還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可以治療熱毒引起的出血症狀。對於一些熱病引起的出血,例如鼻衄、咯血等,梔子可以起到止血作用。
因此,家傳涼驚丸中加入梔子,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熱病引起的驚厥、高熱、出血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家傳涼驚丸中加入黃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瀉火,鎮驚安神: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除濕解毒、鎮驚安神的功效。對於因熱邪內擾、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黃柏能起到清熱降火、安神定志的作用,輔助治療驚癇、神志不安等症狀。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黃柏常與其他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中藥材配伍使用,如龍膽草、柴胡、生地黃等,共同發揮清熱瀉火、鎮驚安神的作用,增強療效。
總體而言,家傳涼驚丸中加入黃柏,是為了清熱瀉火、鎮驚安神,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達到治療驚癇、神志不安等症狀的目的。
家傳涼驚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主要功能在於清熱解毒、鎮驚安神。方劑中添加硃砂的原因,基於其獨特的藥理特性。硃砂(也稱為辰砂或硃石)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清心安神、驅邪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因驚恐、癲狂或失眠所引起的症狀。
硃砂具有良好的鎮靜效果,能夠有效減輕心神煩躁,提高睡眠質量。此外,硃砂的化學成分中含有汞,適量的使用可以增強神經系統的穩定性,有助於改善因外界驚嚇而導致的情緒不安。常見的適應症包括驚風、癲癇以及各類焦慮症狀。在家傳涼驚丸中,硃砂的引入既增強了方劑的療效,又形成了獨特的配方優勢,使其在臨牀應用中顯示出良好的療效。因此,硃砂在該方劑中的運用體現了中醫藥方劑尊重自然、講究和諧的理念。
家傳涼驚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雄黃,這是由於雄黃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雄黃,化學成分為硫化鎘,傳統上被認為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它在中醫理論中被用來治療各種因內熱或外邪引起的病症。此外,雄黃在古代被廣泛應用於驅邪鎮煞,擁有一定的心理安撫效果,對於驚嚇、焦慮的情緒有調節作用。因此,家傳涼驚丸中的雄黃不僅可以改善身體的不適,還能穩定情緒,適合用於因驚嚇導致的身心不適。雖然雄黃在現代醫學中被警示其毒性,但在中藥的調配中,經過適當的處理和配伍使用,可以發揮其療效,達到治療的目的。故此,雄黃成為家傳涼驚丸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體現了中醫藥調配的獨特智慧和應用。
主治功效
家傳涼驚丸主治功效分析
古文出處與方劑組成
書名作者: 《育嬰家秘》| 萬密齋
內容:
上按:此論五臟之熱,見前五臟歌內,家傳涼驚丸、金花丸、三黃丸,皆治五臟熱之方也。
家傳涼驚丸,退熱,解毒,鎮驚,安神。
黃連(淨),黃芩(去腐),山梔仁,黃柏(各等分),硃砂,雄黃(俱飛,減半)
研極細末,和勻,雪水煮麵糊為丸,黍米大,一歲兒十五丸,以漸加至五十丸,薄荷湯下。
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育嬰家秘》記載,家傳涼驚丸主治小兒五臟熱盛動風之證。其功效為:退熱,解毒,鎮驚,安神。
治療原理分析
家傳涼驚丸由黃連、黃芩、山梔仁、黃柏、硃砂、雄黃組成。方中以黃連、黃芩、黃柏、山梔仁清熱瀉火解毒為主藥;硃砂、雄黃鎮驚安神為輔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之功。
- 黃連: 苦寒,入心、脾、胃、肝、膽、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善清心經實火,為治熱病煩躁、神昏譫語之要藥。
- 黃芩: 苦寒,入肺、膽、脾、大腸、小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善清肺熱,用於肺熱咳嗽,高熱煩渴等。
- 山梔仁: 苦寒,入心、肝、肺、胃、三焦經。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善清三焦火邪,用於熱病心煩,濕熱黃疸等。
- 黃柏: 苦寒,入腎、膀胱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善清下焦濕熱,用於濕熱瀉痢,黃疸,熱淋等。
- 硃砂: 甘,微寒,有毒。入心經。重鎮安神,清心解毒。常用於心火亢盛,心神不寧,驚悸,癲癇等。
- 雄黃: 辛,溫,有毒。外用解毒殺蟲,燥濕祛痰;內服截瘧,解毒。
總體而言,家傳涼驚丸以大隊苦寒之品清熱瀉火,配伍重鎮安神之品,針對小兒五臟熱盛,熱極生風之病機,標本兼治,療效確切。
總結
家傳涼驚丸為治療小兒五臟熱盛動風的有效方劑,具有退熱、解毒、鎮驚、安神的功效。其以清熱解毒為主,兼以鎮驚安神,組方精當,符合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
傳統服藥法
黃連(淨)、黃芩(去腐)、山梔仁、黃柏各等分,朱砂、雄黃(俱飛)減半。
退熱解毒,鎮驚安神。
上為極細末,和勻,雪水煮面糊為丸,如黍米大。
1歲兒,每服15丸,漸加至50丸,薄荷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本方含有硃砂、雄黃,有毒,不宜過量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家傳涼驚丸, 出處:《育嬰秘訣》卷三。 組成:黃連(淨)、黃芩(去腐)、山梔仁、黃柏各等分,朱砂、雄黃(俱飛)減半。 主治:退熱解毒,鎮驚安神。主治:小兒五臟熱盛動風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