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煎口脂

JIA JIAN KOU ZH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六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4.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肺經 20%
胃經 17%
肝經 17%
心經 5%
腎經 5%
膽經 2%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甲煎口脂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芳香開竅,醒脾開胃: 沉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芳香開竅、醒脾開胃之效。其香氣能通達心肺,開鬱解悶,有助改善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從而提高口脂的療效。
  2. 溫陽散寒,止痛止瀉: 沉香亦有溫陽散寒、止痛止瀉之功。對於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胃痛、腹痛、腹瀉等症狀,沉香能起到溫中散寒、止痛止瀉的作用,提升口脂治療寒性胃病的功效。

綜上所述,沉香的加入不僅能提升甲煎口脂的香氣,更能發揮其藥理作用,使之具有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療效果。

甲煎口脂中加入丁香,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中止痛: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止痛止嘔。對於因寒凝氣滯所致的口舌生瘡、口脣乾裂、牙齦腫痛等症狀,丁香能起到溫暖脾胃、化解寒凝的作用,緩解疼痛。

2. 芳香開竅:丁香氣味芳香,能開竅醒神,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口腔黏膜血液供應,有利於口脣的滋潤修復。

甲煎口脂方中使用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之效。對於口脣疾患,如口脣潰瘍、口脣乾裂等,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2. 消腫止痛: 麝香亦具消腫止痛之效,可減輕口脣腫脹、疼痛等症狀,並可緩解因口脣疾患引起的口乾舌燥、吞嚥困難等不適。

由於麝香為名貴藥材,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使用。

甲煎口脂方中包含檀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檀香氣味芳香,性涼,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口瘡、口角炎等炎症性病症,達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目的。
  2. 芳香闢穢,清新口氣: 檀香氣味芬芳,能有效去除口臭,清新口腔,使患者口氣清新舒適。

因此,甲煎口脂中加入檀香,不僅能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還能改善口氣,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甲煎口脂方中包含蘇合香,主要基於其芳香開竅活血止痛的功效。

蘇合香性溫,具有開竅醒神、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神昏、中風、痰厥、心腹疼痛等症。甲煎口脂方以蘇合香為君藥,配合其他藥材,可以起到開竅醒神、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作用。

此外,蘇合香特有的香氣,能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口瘡疼痛帶來的焦慮和不安情緒。

甲煎口脂方中加入零陵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芳香化溼,醒脾開胃: 零陵香氣味辛香,入脾胃經,具有芳香化溼、醒脾開胃之功。對於脾胃溼熱、食慾不振、口臭等症,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消腫止痛,散結消瘀: 零陵香還具有消腫止痛、散結消瘀的功效。對於口脣腫痛、潰瘍等症狀,可以起到消腫止痛,促進癒合的作用。

因此,甲煎口脂方中加入零陵香,不僅可以改善口臭,還能消腫止痛,促進口脣健康。

甲煎口脂方中加入白膠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腫止痛:白膠香性溫,味辛,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甲煎口脂主治口瘡、脣裂等症,白膠香能有效緩解這些病症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促進傷口癒合。
  2. 清熱解毒:白膠香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抑制口腔內細菌滋生,防止炎症擴散。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口瘡、脣裂等症,白膠香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達到治本的效果。

白膠香在甲煎口脂方中起到輔助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發揮藥效,有效治療口瘡、脣裂等病症。

甲煎口脂方中包含藿香,主要源於其芳香化濕、理氣解鬱之功效,有助於治療口臭。

藿香氣味辛溫,入脾胃經,能疏散脾胃之濕氣,並通過理氣解鬱,消除因濕熱鬱積於脾胃所致的口氣。

此外,藿香還有消炎止痛之效,可以緩解因口腔炎症導致的口臭。因此,將藿香加入甲煎口脂方,可綜合作用,達到消除口臭的效果。

甲煎口脂方中加入松香,主要有以下兩項原因:

  1. 收斂生肌: 松香性溫燥,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止痛的功效。在治療口瘡、脣裂等疾病時,可以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2. 增加黏性: 松香的黏性較高,加入方劑後可以增加藥膏的黏性,使其更容易附著在患處,並延長藥效。

甲煎口脂方中加入澤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澤蘭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之效。甲煎口脂主要用於治療口瘡、口角炎等口腔疾病,而這些疾病往往與熱毒蘊結有關,澤蘭可清熱解毒,消除口腔炎症。
  2. 活血化瘀: 澤蘭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炎症的消退和潰瘍的癒合。

主治功效


甲煎口脂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根據古文記載,甲煎口脂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 唇白無血色: 指嘴唇顏色蒼白,缺乏血色。
  • 口臭: 指口中發出難聞的氣味。

治療原理分析

甲煎口脂的治療原理可以從其組成成分的功效來推斷:

  • 唇白無血色: 此症狀可能與氣血不足、氣血運行不暢有關。方劑中沉香、檀香皆能行氣,麝香、澤蘭能活血調經,有助於改善唇部的氣血循環,使唇色紅潤。

  • 口臭: 口臭的成因複雜,可能與脾胃濕熱、胃火上炎、口腔不潔等因素有關。方劑中丁香、藿香可溫胃健脾、祛除濕氣;零陵香具有殺菌除臭之效;蘇合香則能解毒消腫。諸藥合用,可針對口臭的各種成因進行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古文提到“如無甲煎,即名唇脂,非口脂也。”,說明“甲煎”是此方的重要成分,然而古文並未明確指出甲煎的組成與具體功效,只能推測甲煎可能具有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例如《外臺秘要》提到“上四味,以甲煎和為膏”,《聖濟總錄》則提到“更入甲煎口脂少許,調勻如膏”。另外,古文還提到了“別煉蠟八斤,煮數沸,納紫草十二兩煎之...”, 這一段描述的是製作唇脂的工藝,與甲煎口脂的配方組成並無直接關係,但紫草有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可能也有助於改善唇色。

綜上所述,甲煎口脂通過多種中藥的配伍,達到行氣、活血、溫胃、健脾、祛濕、殺菌、解毒等功效,從而治療唇白無血色及口臭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沈香6兩,甲香6兩,丁香6兩,麝香6兩,檀香6兩,蘇合香6兩,熏陸香6兩,零陵香6兩,白膠香6兩,藿香6兩,甘松香6兩,澤蘭6兩。
用胡麻油5升。先煎油令熟,乃下白膠香、藿香、甘松、澤蘭,少時下火,綿濾,納瓷瓶中。余8種香搗作末,以蜜和,勿過濕,納著1小瓷瓶中令滿,以綿幕口,作十字絡之,以小瓶覆大瓶上,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及兒童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甲煎口脂, 出處:《千金》卷六。 組成:沉香6兩,甲香6兩,丁香6兩,麝香6兩,檀香6兩,蘇合香6兩,熏陸香6兩,零陵香6兩,白膠香6兩,藿香6兩,甘松香6兩,澤蘭6兩。 主治:唇白無血色及口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