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天靈蓋散

JING YAN TIAN LING GA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3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肺經 15%
大腸經 12%
胃經 12%
腎經 10%
肝經 9%
心經 8%
膀胱經 3%
小腸經 3%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膀胱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經驗天靈蓋散中加入檀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芳香開竅,醒神安神: 檀香氣味芬芳,能直達腦部,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可緩解神志不清、頭昏腦脹等症狀。對於因氣血瘀阻、痰濁矇蔽所致的頭部疾病,檀香有助於疏通經絡,清熱化痰,進而改善神志。
  2. 清熱解毒,止痛消腫: 檀香性寒,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用於治療因熱毒引起的頭部疼痛、瘡瘍腫毒等症。同時,檀香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進而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在中藥方劑「經驗天靈蓋散」中,酥的使用是因為其具有滋陰潤燥、補腎填精的功效。酥性溫味甘,能夠滋陰潤燥、補腎填精,適用於治療陰虛火旺所致的口乾舌燥、腰膝酸軟等問題。與其他藥材共同使用時,酥能夠增強方劑的滋陰潤燥作用,對改善陰虛火旺非常有益。

經驗天靈蓋散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降逆止嘔: 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因胃氣上逆、痰濁阻滯所致的眩暈、嘔吐等症狀,檳榔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通絡止痛: 檳榔能活血通絡,對於頭部經絡不通暢導致的頭痛、頭昏等症狀,檳榔能起到疏通經絡、止痛的作用。

因此,經驗天靈蓋散中加入檳榔,旨在通過降逆止嘔、通絡止痛,達到治療眩暈、頭痛等症狀的目的。

經驗天靈蓋散中加入阿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竅止痛:阿魏味辛、苦,性溫,入肝、脾、胃經,具有通竅止痛、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頭部經絡不通、氣血瘀滯導致的頭痛、頭昏、鼻塞等症,阿魏可有效疏通經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止痛的效果。
  2. 散寒止痛:阿魏還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襲人、頭部寒邪入侵所引起的頭痛、頭風、鼻塞等症,阿魏可以溫經散寒,驅散寒邪,達到止痛的效果。

因此,經驗天靈蓋散中加入阿魏,可以有效地改善頭部疼痛、頭昏、鼻塞等症狀,發揮其通竅止痛、散寒止痛的功效。

經驗天靈蓋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硃砂,這主要是因為硃砂在中醫理論中具有獨特的藥效。硃砂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鋇,其性寒而味甘,具有清心鎮靜、安神的作用。這使得硃砂在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時,顯得尤為重要。此外,硃砂還被認為能夠解熱毒、消腫,對於一些因熱毒引起的不適有良好的療效。其在方劑中的加入,可以增強整體藥效,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好的舒緩效果。由於中醫強調陰陽平衡,硃砂的特性使其在淨化心緒及提升精神狀態上能起到輔助作用。因此,中藥方劑“經驗天靈蓋散”中使用硃砂,是基於其多重功效對臨牀症狀的針對性需求,體現了中醫在藥材選擇上的智慧。

「經驗天靈蓋散」方劑中加入麝香,主要是為了其開竅醒神之效。

麝香氣味濃烈,性溫通開竅,可直達腦部,對於神志昏迷、驚厥抽搐、中風昏迷等症狀,具有良好的醒神開竅作用。

此外,麝香還有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腦部血液循環,對於因腦部供血不足而導致的頭昏腦脹、神志不清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在「經驗天靈蓋散」方劑中加入麝香,有助於提升整體療效,達到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治療目的。

「經驗天靈蓋散」方中加入甘遂,乃取其峻下逐水之效。方劑主治痰濁壅塞,頭昏腦脹,神志不清等症,甘遂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瀉水逐痰,消腫散結之功。方中以甘遂配合其他藥物,如芒硝、大黃等,共同發揮瀉水逐痰,開竅醒神之效,以達到治療痰濁壅塞,頭昏腦脹之目的。但甘遂毒性較大,需謹慎使用,並需遵醫囑,不可自行服用。

經驗天靈蓋散中包含安息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止痛: 安息香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效果。對於因寒凝血瘀引起的頭痛、頭風、齒痛等症狀,安息香可以起到溫經止痛的作用,有助於緩解患者的疼痛。
  2. 活血化瘀: 安息香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對於瘀血阻滯引起的頭痛、頭暈、耳鳴等症狀,安息香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症狀。

主治功效


經驗天靈蓋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經驗天靈蓋散主治「傳屍勞蟲」,即現代醫學所稱的肺結核或其他慢性消耗性傳染病。

治療原理:

本方劑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殺蟲驅蟲:**方中多味藥材具有殺蟲或驅蟲的功效。檳榔、阿魏可以殺滅或驅除體內寄生蟲;青蒿在古代也被認為具有驅蟲作用。
  2. **清熱解毒:**甘草、青蒿、辰砂等藥材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清除體內的熱毒,減輕炎症反應。
  3. **通利排毒:**甘遂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可以通利二便,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同時,方劑中配合大量具有利尿作用的藥材(如薤白、蔥白等)煎湯送服,進一步增強排毒效果。
  4. **開竅醒神:**麝香具有開竅醒神的功效,可能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
  5. **扶正固本:**方中多用童便煎煮以及服藥後的白梅粥,其作用為補充津液,滋養身體,以助機體恢復正氣,抵抗病邪。

方劑組成及功效:

  • **天靈蓋:**作為君藥,具有較強的引經作用,引導諸藥直達病所。其具體藥理作用尚需現代研究進一步證實。
  • **檀香:**調氣、止痛。在本方中用於煎湯清洗天靈蓋,並增強行氣的功效。
  • **酥油:**滋潤肌膚、保護皮膚。在本方中用於炙烤天靈蓋。
  • **檳榔:**殺菌消炎、健胃助消化,具有殺蟲作用。
  • **阿魏:**活血化瘀、解毒消腫,具有較強的殺蟲作用。
  • **辰砂(硃砂):**鎮靜安神、治療失眠,具有清熱解毒作用。
  • **麝香:**開竅醒腦、提神醒腦,可以開竅通絡。
  • **甘遂:**利尿通便、排毒養顏,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可排出體內毒素。
  • **安息香:**抗菌抗病毒、緩解疼痛,在本方中可能起到協同殺蟲的作用。

佐藥:

方中還配伍了多種藥材煎湯送服,包括:

  • **薤白、蔥白:**辛溫發散,通陽散結,並有一定利尿作用。
  • **青蒿:**清熱解暑,除蒸,截瘧,並被認為具有驅蟲作用。
  • **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
  • **桃枝、柳枝、桑枝(或桑白皮)、酸石榴枝(或石榴根):**這些藥材多取其向東南方向生長的嫩枝,取其「生發之氣」,可能寓意著扶助正氣,祛除病邪。其中,桑白皮和石榴根具有一定的驅蟲作用。

總結:

經驗天靈蓋散是一個以殺蟲驅蟲、清熱解毒、通利排毒為主要治療原則的方劑,用於治療古代的「傳屍勞蟲」之症。其配伍精妙,多味藥材協同作用,以期達到殺滅病原體、清除體內毒素、扶助正氣的目的。

該方劑通過多種藥物綜合作用,達到驅除體內蟲邪、排毒瀉下、解熱安神的效果。其使用童便煎煮和取用特定方向生長的植物枝條等,體現了古代醫學的獨特理念和經驗總結,值得現代醫學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傳統服藥法


天靈蓋2指大(用白檀香煎湯洗,酥油炙黃色用),檳榔5枚,阿魏2錢,辰砂1錢(另研),麝香1錢(另研),甘遂2錢,安息香3分。
上各為極細末,和勻。
每服3錢。用韭白14莖,青蒿2握,甘草5寸,蔥白14寸,桃枝、柳枝、桑枝、梅枝、酸石榴枝(俱向東、南者)各7寸,上用童便於砂鍋內,文武火煎至1升,去滓,分作3盞,調前末藥,五更初服1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要注意用量。
  • 本方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對身體造成損害。

相關疾病


肺結核

相同名稱方劑


經驗天靈蓋散, 出處:《醫統》卷七十八引《青囊》。 組成:天靈蓋2指大(用白檀香煎湯洗,酥油炙黃色用),檳榔5枚,阿魏2錢,辰砂1錢(另研),麝香1錢(另研),甘遂2錢,安息香3分。 主治:傳屍勞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