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加味太極丸

JIA WEI TAI JI WAN

出處典籍: 《扶夀精方》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腎經 17%
肺經 15%
胃經 15%
脾經 14%
肝經 8%
膀胱經 7%
大腸經 7%
心經 5%
心包經 5%
小腸經 1%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諸虛。

傳統服藥法

黃柏(去皮,鹽酒浸三日,微炒褐色,淨末)3兩6錢, 知母(去毛,酒浸一宿,微炒,淨末)2兩4錢, 破故紙(新瓦炒香,淨末)2兩8錢, 胡桃仁(去皮,研爛)3兩2錢, 砂仁(去殼)1兩(分作2分,5錢生用,5錢同花椒1兩,炒香去椒不用), 橘紅(鹽水拌炒)、 半夏(沸湯泡七次,銼片曬為末,薑汁拌為餅,陰乾)。
上七味,米糊為丸。
口服。

方劑組成解釋

黃柏性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於陰虛火旺、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盜汗骨蒸。

知母性味苦寒。主治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止渴除煩。用於溫熱病、高熱煩渴、咳嗽氣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熱、虛煩不眠、消渴淋濁。

補骨脂性味辛、苦、溫。主治溫腎助陽、納氣、止瀉。用於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等症。

胡桃仁性甘、澀、溫。主治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通便。用於腰痛腿弱、尿頻、遺尿、陽痿、遺精、久咳喘促、腸燥便秘、石淋及瘡瘍瘰癧

砂仁性味辛、溫。主治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用於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花椒性辛溫,主治溫中止痛、除濕止瀉、殺蟲止癢。用於主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蛔蟲腹痛、嘔吐泄瀉、肺寒咳喘、肺寒咳喘、齲齒牙痛、陰癢帶下、濕疹皮膚瘙癢等症。

橘紅性辛、苦、溫。主治散寒、燥濕、利氣、消痰。用於風寒咳嗽、喉癢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

半夏性味辛、溫。主治降逆止嘔,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

生薑性味辛、溫。主治主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泄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太極丸, 出處:《寒溫條辨》卷三。 組成:白僵蠶1錢(酒炒),全蟬蛻(去土)1錢,廣薑黃3分,川大黃4錢,天竺黃1錢,膽星1錢,冰片1分。 主治:小兒溫病。

加味太極丸, 出處:《扶夀精方》。 組成:黃柏(去皮,鹽酒浸3日,微炒褐色,淨末)3兩6錢,知母(去毛,酒浸1宿,微炒,淨末)2兩4錢,破故紙(新瓦炒香,淨末)2兩8錢,胡桃仁(去皮,研爛)3兩2錢,砂仁(去殼)1兩(分作2分,5錢生用,5錢同花椒1兩,炒香去椒不用),橘紅(鹽水拌炒)、半夏(沸湯泡7次,銼片曬爲末,薑汁拌爲餅,陰乾)。 主治:諸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太極丸

相似度 80%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