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三生丸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化痰止咳,開竅醒神: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化痰止咳、開竅醒神的功效。三生丸主治痰濁阻竅、神志不清等症,而天南星的加入可增強方劑化痰開竅之力,改善患者痰多咳嗽、神志昏蒙等症狀。
- 溫陽散寒,止痛止癢: 天南星亦具有溫陽散寒、止痛止癢之效。對於一些因寒邪客於經絡而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瘙癢等症,天南星的加入有助於溫經散寒,緩解患者的痛苦。
加味三生丸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 半夏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功效。方中加入半夏,可有效化解濕痰,並解除痰濁阻滯所致的胸悶、咳嗽等症狀,同時也能緩解嘔吐、反胃等不適。
- 和胃止嘔: 半夏亦有和胃止嘔的功效,可改善因脾胃虛弱、濕痰阻滯所引發的胃氣上逆、嘔吐等症狀。此對於痰濕阻滯、胃氣不和之症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加味三生丸」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平肝熄風: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定眩之功效。可有效緩解肝陽上亢、風邪上擾所致的頭暈目眩、肢體麻木、震顫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鎮靜安神、改善神經系統功能的作用。
- 祛風止痛: 天麻還能祛風止痛,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頭風、頭痛、肢體疼痛也有輔助療效。在「加味三生丸」中,天麻的加入不僅能改善頭部症狀,也能協同其他藥物,緩解全身疼痛,提高藥效。
加味三生丸中加入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增強祛風濕止痛功效: 白附子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祛風濕、止痛、消腫的功效,與方中其他藥物如川烏、草烏等相輔相成,加強祛風濕止痛效果,適用於風濕痺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 溫陽散寒: 白附子具有溫陽散寒的功效,可助於緩解寒濕所致的痺痛、肢冷、畏寒等症狀,尤其適用於寒濕凝滯、經絡不通的風濕病患者。
加味三生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本: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三生丸本身以補腎填精爲主,加入人參可以進一步補益元氣,增強體質,更好地發揮藥效。
- 扶正祛邪: 人參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對於一些由於元氣不足導致的疾病,例如體虛乏力、氣短心悸、失眠多夢等,都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加入人參可以增強三生丸的扶正祛邪作用,更好地治療疾病。
主治功效
加味三生丸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風痰氣壅。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瑞竹堂經驗方》所載,加味三生丸主治「風痰氣壅」。方中藥物組成,皆以生用,強調其藥性猛烈,直達病所。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祛風化痰為主: 方中天南星、半夏、天麻、白附子均為祛風化痰要藥。
- 天南星:辛溫燥烈,善於燥濕化痰,且能祛風止痙,為治風痰之主藥。
- 半夏:辛溫,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亦可散結消痞,協助天南星化痰之力。
- 天麻:甘平,善於平肝息風,且能通絡止痛,針對風痰上擾清竅所致之症。
- 白附子:辛溫有毒,燥濕化痰,祛風止痛,散結消腫,與天南星相配,加強祛風痰之效。
四味合用,祛風、燥濕、化痰之力甚強,直指「風痰」病機。
兼顧補益正氣: 方中加入人參,意在扶助正氣。
- 人參:甘、微苦,微溫,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風痰之邪,易於侵襲正氣虛弱之人。人參的加入,旨在補益正氣,增強機體抗邪能力,從而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生薑汁為丸,溫化痰飲: 方中以生薑自然汁打糊為丸,亦有深意。
- 生薑:辛溫,發散風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並能解毒。
生薑辛溫之性,可以溫化痰飲,助藥力運行,且能調和諸藥,制約南星、半夏、白附子之毒性。
總結:
加味三生丸以祛風化痰為主,兼顧補益正氣。諸藥合用,藥力峻猛,針對風痰壅盛之證,能迅速祛除風痰,通暢氣機。其以生薑汁為丸,更增溫化痰飲之效。方中天南星、半夏、白附子皆為生用,藥力更強,突顯其針對急症、重症的治療特點。
傳統服藥法
南星1兩, 半夏1兩, 天麻1兩, 白附子1兩, 人參1兩。
上並生用,研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50丸,食後、臨臥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加味三生丸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口乾、便秘、腹脹等症狀。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三生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四引《瑞竹堂方》。 組成:南星1兩,半夏1兩,天麻1兩,白附子1兩,人參1兩。 主治:風痰氣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