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效苦楝丸

JING XIAO KU LIAN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偏寒 (0.5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心經 16%
膽經 16%
心包經 16%
胃經 16%
肝經
心經
膽經
心包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經效苦楝丸中包含苦楝子,主要基於其驅蟲之效。苦楝子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殺蟲止癢、清熱燥濕的功效。其藥理研究表明,苦楝子能有效抑制多種寄生蟲,包括蛔蟲、鉤蟲、鞭蟲等,對於治療由寄生蟲引起的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具有一定療效。因此,經效苦楝丸以苦楝子為主要成分,旨在驅除腸道寄生蟲,改善腸道功能,緩解相關症狀

經效苦楝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活血止痛: 川芎味辛溫,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活血止痛之功效。苦楝丸主治濕熱蘊結,蟲積腹痛,而川芎能疏散風熱,並改善因濕熱引起的瘀血疼痛,有助於藥效的發揮。
  2. 引藥下行,通達病所: 川芎性輕揚,能引藥下行,有助於苦楝丸中的藥物更好地到達腸胃,發揮驅蟲消積、清熱止痛的作用。

總而言之,川芎在經效苦楝丸中起著疏散風熱、活血止痛,以及引藥下行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濕熱蘊結、蟲積腹痛等症狀。

主治功效


經效苦楝丸 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小兒黃瘦疳。

治療原理

根據古文內容,經效苦楝丸的組成及對應功效為:

  • 苦楝子:四兩。
  • 川芎:二兩。

二藥合用,製成丸劑。苦楝子在本方中為主藥,具有殺蟲消積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小兒疳積。川芎在本方中為輔藥,具有活血化瘀、調理氣機的作用,可以協助苦楝子更好地發揮藥效。

古文記載「熟煮豬膔爛,研為丸,如黍米大」,提示本方以豬膔為賦形劑製成丸藥。豬膔,即豬油,有補虛潤燥的作用,也有助於成丸。

《雞峰普濟方》記載的「小兒疳黃瘦」是指小兒疳積而見面黃肌瘦的病證。小兒疳積多因飲食不節、餵養不當,損傷脾胃,運化失職,氣血不充所致。臨床表現為面黃肌瘦、毛髮稀疏、肚腹膨脹、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食慾不振或多食易飢、大便不調等症狀。

綜上所述,經效苦楝丸以苦楝子殺蟲消積為主,配伍川芎活血行氣,並以豬膔補虛潤燥,共奏消積殺蟲、調理脾胃之功,可用於治療小兒疳積所致的黃瘦之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經效苦楝丸, 出處:《雞峰》卷二十四。 組成:苦楝子4兩,川芎2兩。 主治:小兒黃瘦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