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進龍虎金丹
JING JIN LONG HU JIN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九十三引《衛生家寶》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2.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經進龍虎金丹方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附子性熱,味辛,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該方多用於陽氣虛衰,寒凝氣滯所致的疾病,如陽虛體寒、四肢冰冷、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等。附子可溫補陽氣,驅散寒邪,改善陽虛證候。
- 助藥力,提升療效: 附子可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經絡,增強藥效。該方中可能含有其他寒涼藥物,附子的溫陽作用可平衡寒涼藥性,避免寒涼之氣傷陽氣,從而提高整體療效。
「經進龍虎金丹」方劑中包含烏頭,主要是由於烏頭的辛溫燥烈之性,可起到以下作用:
- 溫經散寒,祛風止痛: 烏頭性溫,入經絡,善於溫通經脈,散寒止痛。對於寒邪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如風寒濕痹、肢體麻木、關節疼痛等,烏頭有較好的療效。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烏頭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
然而,烏頭毒性較大,使用需謹慎,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使用。
經進龍虎金丹方劑中使用虎骨,主要基於兩點原因:
1. 強筋健骨,祛風止痛: 虎骨性溫,入肝腎經,具有強筋健骨、祛風止痛之功效。古人認為虎骨能補益精血,強壯筋骨,用於治療筋骨疼痛、風濕痺痛等症,故將其列入方劑中。
2. 藥性相佐,增強療效: 方劑中其他藥物如龍骨、龜板等,多具滋陰補腎、平肝熄風之效,與虎骨的溫陽補腎、祛風止痛之性相輔相成,起到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經進龍虎金丹方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女性經期不順、痛經等問題,並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
- 和血潤燥,滋陰養血:當歸能滋養肝腎,潤燥生津,對於女性因氣血不足引起的虛寒體質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經進龍虎金丹中的當歸,可以起到和血潤燥、滋陰養血的作用,使藥效更加溫和,並能增強整體療效。
經進龍虎金丹方中加入白膠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肺化痰,開宣氣機: 白膠香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溫肺化痰、開宣氣機之效。對於肺氣鬱滯、痰阻氣道,呼吸不暢等症狀,白膠香能溫肺散寒,化痰止咳,使肺氣通暢,改善呼吸功能。
- 行氣止痛,活血化瘀: 白膠香亦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之效。對於氣血瘀阻,經絡不通,導致疼痛等症狀,白膠香能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緩解疼痛,促進氣血運行。
綜上所述,白膠香在經進龍虎金丹方中,不僅能溫肺化痰,開宣氣機,更能行氣止痛,活血化瘀,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經進龍虎金丹」方劑中包含「地龍」,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通經活絡,行氣止痛: 地龍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行氣止痛的功效。該方劑可能針對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經絡阻滯,疼痛等症狀,因此加入地龍以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 清熱解毒,降火消炎: 地龍亦具有清熱解毒、降火消炎的功效。若方劑中包含其他燥熱的藥物,地龍可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燥烈,損傷正氣。
總之,「經進龍虎金丹」中加入「地龍」,是為了充分發揮其通經活絡、清熱解毒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經進龍虎金丹方中使用木鱉子,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 潤腸通便,消積導滯: 木鱉子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消積導滯的功效。方中加入木鱉子,可以幫助排泄腸道積滯,改善便祕,促進消化,為其他藥物吸收創造良好環境。
- 降火解毒,清熱涼血: 木鱉子亦具有降火解毒、清熱涼血之效。方中若有熱毒蘊結,木鱉子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幫助清除體內火毒,達到治本目的。
經進龍虎金丹方劑中加入血餘炭,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血餘炭為動物血經炭化後的藥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方劑中若有瘀血阻滯、疼痛難忍等症狀,血餘炭可有效改善,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 引導藥力,直達病竈: 血餘炭具有引導藥力、直達病竈的作用。其特殊的吸附特性,可將其他藥材的藥力引導至病變部位,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經進龍虎金丹方劑中包含黑牽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下通便,消積化滯: 黑牽牛性寒,味苦,入大腸經,具有強力瀉下通便的作用,能有效清除腸道積滯,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便祕等症狀。對於因積滯內停而導致的腹痛、腹脹、食慾不振等,黑牽牛可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黑牽牛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能有效治療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等病症。在一些因熱毒壅滯而導致的腸胃不適,如腹痛、腹瀉等,黑牽牛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經進龍虎金丹方劑中包含肉蓯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壯陽: 肉蓯蓉性溫,味甘,歸腎、大腸經,具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的功效。方中以其補腎填精,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增強整體補腎壯陽效果。
- 調節氣血: 肉蓯蓉能益精血、補氣虛,有助於改善腎氣不足所致的氣血虧虛,進而改善因腎虛引發的腰膝痠軟、陽痿早洩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整體調節氣血之效。
經進龍虎金丹方劑中使用川牛膝,主要考量其活血通絡及引藥下行的作用。
川牛膝味甘苦性微寒,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利水消腫之功效。藥理研究表明,川牛膝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並能降低血液黏度,有助於疏通經絡,改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此外,川牛膝能引藥下行,將藥力引導至下焦,治療下半身病症。在經進龍虎金丹中,川牛膝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更好地發揮藥效,治療腎虛腰痛、腿腳酸軟等病症。
「經進龍虎金丹」方劑中使用乳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入血分,具活血化瘀之功效。此方中,乳香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絡不通,緩解因瘀血阻滯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 消腫止痛: 乳香亦有消腫止痛之效。若患者因經期前後出現腹部疼痛、乳房脹痛等症狀,乳香可幫助消炎止痛,減輕疼痛感,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經進龍虎金丹方劑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等病症,沒藥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並有助於傷口癒合。
- 補益腎氣,溫腎助陽: 沒藥還具備補益腎氣、溫腎助陽的功效。對於腎虛陽痿、腰膝酸軟、肢體乏力等病症,沒藥能溫補腎陽,提高腎臟功能,改善相關症狀。
因此,在經進龍虎金丹方劑中加入沒藥,可以發揮其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以及補腎溫陽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經進龍虎金丹是一個著名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巴戟天,這是出於巴戟天特有的藥理特性和療效。巴戟天,作為一種常用的中藥材,具有補腎壯陽、活血通絡的功效。這一作用正好契合經進龍虎金丹的主要功效,即增強身體的活力和提升陽氣。巴戟天可以用來改善男性性功能,對於腎虛引起的各種症狀,如疲倦、陽痿等,具有良好的療效。
此外,巴戟天對於調節人體內分泌和提升免疫力也有一定的幫助,這對於強身健體、預防疾病具有重要意義。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腎被視為“先天之本”,強健腎氣有助於整體健康,促進氣血的運行。因此,在經進龍虎金丹的配方中,巴戟天的加入不僅提升了方劑的功能,也是對整體調理策略的有效補充,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意義。
「經進龍虎金丹」方劑中包含「自然銅」,其原因主要有二:
- 補益肝腎,調和陰陽: 自然銅性寒,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調和陰陽的作用。此方以自然銅為君藥,可改善肝腎虛損,有助於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疾病,如腰膝痠軟、頭暈目眩、耳鳴等。
- 化瘀止痛,消腫生肌: 自然銅亦有化瘀止痛、消腫生肌之效。此方以自然銅配伍其他藥材,可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經進龍虎金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一切癱瘓風疾」,即古代所指因風邪侵襲、氣血痹阻或筋骨損傷所致之肢體癱瘓、活動不利等症。其病機多屬「風寒濕邪深伏筋骨」或「氣滯血瘀,經絡不通」,故方中以溫通散寒、祛風除濕、活血續骨為核心。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祛風散寒、活血通絡、強筋壯骨」為三大主軸,藥物配伍層次分明:
溫陽散寒,驅逐風濕
- 黑附子、川烏頭、草烏頭:三藥皆辛熱大毒,擅逐深伏之寒濕風邪,溫通經絡,破痼冷癥結。鹽炒草烏可緩其燥烈之性,引藥入腎。
- 虎骨(醋炙):傳統認為其性溫,善祛風定痛、強健筋骨,為治癱瘓風疾要藥(現代可用代用品)。
活血化瘀,通絡定痛
- 乳香、沒藥:氣香走竄,生用破血力強,可消瘀滯、止痹痛。
- 自然銅、古文錢:醋淬後增強散瘀續骨之效,針對久病入絡或跌撲損傷。
- 地龍:咸寒通絡,能「引諸藥直達病所」,兼制溫藥之燥。
補益肝腎,強筋壯骨
- 蓯蓉、巴戟天、牛膝:酒浸後溫補肝腎,填精養血,助筋骨恢復。牛膝兼能引藥下行。
- 當歸:生用活血力勝,補血而不滯血。
攻逐痰濕,開結透關
- 木鱉子:火炮後減毒,擅通痹散結,化頑痰死血。
- 黑牽牛:生用瀉下逐水,可消痰飲停聚。
- 白膠香:活血涼血,防溫藥過燥,兼能調氣。
三、方劑配伍特點
- 溫通為主,佐以涼制:大量辛熱藥配地龍、白膠香等寒性藥,避免溫燥傷陰。
- 攻補兼施:祛風散瘀藥與補肝腎藥並用,標本兼顧,適用於久病虛實夾雜者。
- 酒糊為丸:借酒行藥勢,增強通絡效力;茶鹽湯送服,茶能清頭目,鹽可引藥入腎。
綜觀全方,通過溫陽開痹、化瘀通絡、補養筋骨三法合力,針對「風寒濕瘀膠結」之癱瘓風疾,恢復氣血運行與肢體功能。
傳統服藥法
黑附子(去皮臍)1兩,川烏頭(去皮臍)1兩,虎骨(醋炙)1兩,古文錢(醋碎,研)1兩,當歸(生用)1兩,白膠香(生,研)1兩,地龍(去土)1兩,木鱉子(火炮,去皮)1兩,草烏頭(鹽炒令黃,發熬)1兩,黑牽牛(生用)1兩,蓯蓉(酒浸)1兩,牛膝(酒浸)1兩,乳香半兩(生,研),沒藥(生用)1兩,巴戟(去心)1兩,自然銅(醋淬)1兩。
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漸加至30丸,食前茶鹽 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臨床應用應慎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經進龍虎金丹, 出處:《普濟方》卷九十三引《衛生家寶》。 組成:黑附子(去皮臍)1兩,川烏頭(去皮臍)1兩,虎骨(醋炙)1兩,古文錢(醋碎,研)1兩,當歸(生用)1兩,白膠香(生,研)1兩,地龍(去土)1兩,木鱉子(火炮,去皮)1兩,草烏頭(鹽炒令黃,發熬)1兩,黑牽牛(生用)1兩,蓯蓉(酒浸)1兩,牛膝(酒浸)1兩,乳香半兩(生,研),沒藥(生用)1兩,巴戟(去心)1兩,自然銅(醋淬)1兩。 主治:一切癱瘓風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