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常山2兩(細銼),烏梅(和核薄切)1兩,紅丹半兩。上藥烏梅用屋瓦別焙,常山或曬或焙,仍同烏梅、紅丹研為細末,糯米粉煮糊為丸,如麻子仁大。
每服30-50丸,未發前涼酒空心送下,或隔晚酒下,重則2服,輕則1服。
忌雞、面、羊、生冷飲食、毒物。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常山、草果、檳榔、砂仁、青皮為君藥,均有祛瘧作用;陳皮、甘草為臣藥,均有健脾和胃作用;甘草為佐藥,有調和諸藥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祛瘧丹,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組成:常山2兩(細銼),烏梅(和核薄切)1兩,紅丹半兩。 主治:瘧疾經久不癒。
祛瘧丹, 出處:《活人心統》卷一。 組成:常山(薑汁炒)、草果、檳榔、砂仁、青皮、陳皮、甘草各等分。 主治:久瘧胃虛者。
祛瘧丹,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二三引《經驗秘方》。 組成:人參1兩,檳榔1兩,茯苓(去皮)半兩,半夏(湯泡7次)半兩,草果半兩,常山3兩(酒浸2宿),良薑7錢,川芎7錢,香白芷7錢。 主治:煙瘴寒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