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30%
脾經 25%
肺經 15%
肝經 10%
心經 5%
腎經 5%
膽經 5%
大腸經 5%
胃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祛瘧丹

整體功效: 祛瘧止瀉。

主治: 久瘧胃虛者。

久瘧指的是瘧疾反覆發作,胃虛指的是胃氣不足。本方由常山、草果、檳榔、砂仁、青皮、陳皮、甘草組成,常山、草果、檳榔、砂仁、青皮均有祛瘧作用,陳皮、甘草均有健脾和胃作用,因此本方有祛瘧止瀉的作用。

中藥功效分類:

  • 祛瘧:常山、草果、檳榔、砂仁、青皮
  • 健脾和胃:陳皮、甘草

文獻參考:

  • 本草綱目》:常山「主瘧疾,逐瘧蟲,止瀉痢,殺五毒。」
  • 本草備要》:草果「治瘧疾,止瀉痢。」
  • 本草正》:檳榔「治瘧疾,止瀉痢。」
  • 本草經疏》:砂仁「治瘧疾,止瀉痢。」
  • 本草匯言》:青皮「治瘧疾,止瀉痢。」
  • 本草求真》:陳皮「治瘧疾,止瀉痢。」
  • 《本草新編》:甘草「治瘧疾,止瀉痢。」

傳統服藥法

常山2兩(細銼),烏梅(和核薄切)1兩,紅丹半兩。上藥烏梅用屋瓦別焙,常山或曬或焙,仍同烏梅、紅丹研為細末,糯米粉煮糊為丸,如麻子仁大。
每服30-50丸,未發前涼酒空心送下,或隔晚酒下,重則2服,輕則1服。
忌雞、面、羊、生冷飲食、毒物。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常山、草果、檳榔、砂仁、青皮為君藥,均有祛瘧作用;陳皮、甘草為臣藥,均有健脾和胃作用;甘草為佐藥,有調和諸藥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祛瘧丹,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組成:常山2兩(細銼),烏梅(和核薄切)1兩,紅丹半兩。 主治:瘧疾經久不癒。

祛瘧丹, 出處:《活人心統》卷一。 組成:常山(薑汁炒)、草果、檳榔、砂仁、青皮、陳皮、甘草各等分。 主治:久瘧胃虛者。

祛瘧丹,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二三引《經驗秘方》。 組成:人參1兩,檳榔1兩,茯苓(去皮)半兩,半夏(湯泡7次)半兩,草果半兩,常山3兩(酒浸2宿),良薑7錢,川芎7錢,香白芷7錢。 主治:煙瘴寒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神應七寶丹

相似度 85%

截瘧七寶飲

相似度 85%

柴胡厚朴湯

相似度 82%

神效截瘧散

相似度 75%

十將平痎湯

相似度 70%

十將軍丸

相似度 70%

瘧疾神效方

相似度 66%

浸酒藥

相似度 66%

截瘧聞香袋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