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浸芍藥散
Wine soaked peony powder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九十二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中性 (1.06)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心經 30%
肺經 20%
腎經 9%
胃經 9%
肝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19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酒浸芍藥散因包含了多種具有顯著療效的中藥材,主要功能概述如下:
- 平肝息風:藉由白芍的補血和疏肝功效,有助於調節肝臟功能,尤其適用於由肝氣鬱結引起的各種不適症狀,如頭痛、眩暈等。
- 補血養肝:生地黃能有效改善貧血狀況,增強整體健康,特別在女性生理期間或產後恢復中顯著。
- 強筋健骨:虎骨的強筋健骨效果讓這一方劑對於骨髓及關節的疼痛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但需慎重使用虎骨。
- 安神益智:數種成分的協同作用,有助於緩解緊張情緒,促進睡眠質量。
傳統服藥法
芍藥5兩,生地黃(切,焙)3兩,虎骨(酒浸,炙)2兩。
上為粗散。以酒1升,浸一宿,焙乾,再搗羅為散。
每服3錢匕,空腹溫酒調下。日午、夜臥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虎骨的使用:因虎骨來源於瀕危動物,建議在處方中避免使用,若必要,應尋求合法來源,並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可考慮替代品,如其他強筋健骨的中藥材。
- 劑量控制:每次使用的劑量控制在3錢匕(即約9-10克)為宜,切忌過量。此外,空腹服用時要注意,不宜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
- 體質適應性:不同人的體質差異,對藥酒的反應可能不同。使用前最好諮詢中醫師,根據個人體質及症狀進行調整。
- 使用期間:每日可在日午和夜臥時服用,但使用期間如若出現不適,應立即停止使用並諮詢醫生。
- 保存方法:藥酒應放在陰涼避光處保存,避免陽光直射,以防藥效減退。
相關疾病
皮膚顏色發黃手背痛合谷穴附近痛
相同名稱方劑
酒浸芍藥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二。 組成:芍藥5兩,生地黃(切,焙)3兩,虎骨(酒浸,炙)2兩。 主治:骨極,骨髓中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