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煉太素丹
JIU LAN TAI SU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楊氏家藏方》卷十四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寒 (0.18)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久煉太素丹」方劑中使用「陽起石」的用意,源於其藥性與功效。陽起石性寒,味甘,歸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利尿通淋的功效。
此方中,陽起石主要用以清熱解毒,利尿通淋。對於一些因熱毒內蘊,或濕熱下注所導致的泌尿系統疾病,陽起石能發揮清熱解毒,利尿排石的功效,起到緩解病症的作用。同時,陽起石也能滋陰降火,對於因陰虛火旺所致的口乾舌燥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久煉太素丹」方劑中使用寒水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寒水石性寒,味甘鹹,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方劑中若有熱證,如心煩、口渴、失眠等,寒水石可有效清熱降火,緩解症狀。
- 止血生肌: 寒水石亦有止血生肌的作用。若方劑中存在出血癥狀,如吐血、衄血等,寒水石可以幫助止血,並促進創傷癒合。
總之,寒水石在「久煉太素丹」方劑中發揮清熱瀉火、止血生肌的作用,對於治療相關病症具有重要意義。
「久煉太素丹」方劑中包含「白礬」,其加入的主要原因有二:
- 燥濕止瀉: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收斂止瀉之效。對於脾胃虛寒、濕氣過盛導致的泄瀉,白礬可起到燥濕止瀉,固澀止瀉的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達到治本之效。
- 清熱解毒:白礬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在久煉太素丹中,白礬與其他清熱解毒藥材配合,可加強清熱解毒的功效,幫助清除體內毒素。
主治功效
久煉太素丹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楊氏家藏方》記載,久煉太素丹主治以下症狀:
- 男子、婦人一切虛損: 包括身體虛弱、精神不振等各種虛損症狀。
- 夜夢紛紜: 指夜晚多夢,睡眠不安。
- 遺精失溺: 包括遺精、滑精、尿頻、尿失禁等症狀。
- 大便滑泄,久利肌瘦: 指長期腹瀉,導致身體消瘦。
- 婦人子宮久寒,赤白帶下: 指婦女子宮虛寒,出現白帶異常或赤帶(血性白帶)等症狀。
治療原理:
久煉太素丹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 補腎助陽、溫中健脾、固澀止遺、清熱利濕 等法則。方中各藥經過特殊的炮製方法,使其藥性更加溫和持久,易於人體吸收。
- 陽起石: 具有補腎助陽、強筋健骨的功效。在此方中,它主要用於溫補腎陽,改善腎陽虛衰所致的各種症狀,如遺精、滑精、腰膝酸軟等。其經過煅燒處理,增強了其溫補之性。
- 寒水石: 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炎的功效。此藥主要用於清解體內濕熱,緩解因濕熱下注所致的帶下、尿頻等症狀。同樣經過煅燒處理,使其藥性更加溫和。
- 白礬(礬石飛過成灰): 具有止血化瘀、清肺潤燥的功效。其經過飛煉成灰,藥性更加溫和。在此方中,它主要用於收斂固澀,治療滑泄、帶下等症狀。同时兼有调和诸药的作用。
- **礜石(鹽泥固濟,火煅十日十夜):**礜石具有温肾壮阳,祛寒止痛的功效。经过长时间的煅烧,其药性得到强化,更能发挥其温补作用。
綜合分析:
久煉太素丹以補腎助陽為主要治療方向,同時兼顧清熱利濕、固澀止遺等方面。通過溫補腎陽,改善腎氣不足所致的各種虛損症狀;通過清熱利濕,改善濕熱下注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統問題;通過固澀止遺,改善滑泄、帶下等症狀。方中各藥經過特殊的炮製方法,使其藥性更加協調,整體藥性偏溫,適合於虛寒體質者使用。方中各藥皆經過特殊炮製,且等分同用,通過精細的炮製工藝,使各藥的藥性得以充分發揮,並相互協調,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此方既能補虛又能止遺,且配伍精妙,炮製獨特,充分體現了古人高超的製藥技術和豐富的臨床經驗。
傳統服藥法
礜石(鹽泥固濟,火煅10日10夜,放冷用)、陽起石(入甘鍋子內,煅令通紅,放冷用)、寒水石(入甘鍋子內,煅令通紅,放冷用)、礬石(飛過成灰用)各等分。
上為極細末,加白石脂細末少許,滴水為丸;如丸時,就口以氣吹之,如雞頭子大,候乾,放甘鍋子內,以瓦子蓋口,再燒令通赤,取出,傾在建盞內,放冷。
每服1丸,空心溫酒或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久煉太素丹具有補腎壯陽、固精止遺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性功能亢進。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久煉太素丹,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四。 組成:礜石(鹽泥固濟,火煅10日10夜,放冷用)、陽起石(入甘鍋子內,煅令通紅,放冷用)、寒水石(入甘鍋子內,煅令通紅,放冷用)、礬石(飛過成灰用)各等分。 主治:男子、婦人一切虛損,夜夢紛壇,遺精失溺,大便滑泄,久利肌瘦,及婦人子宮久寒,赤白帶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